事件: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宣布对中国的“301”调查结果,认定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并计划对至少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其后特朗普表示将限制对中国的技术转移和中资投资,且已要求中国将美国对华贸易赤字降低1000亿美元。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发布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多次表示“坚决反对美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必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美贸易战风险迅速升温。
综合点评:继刚落幕的G20峰会后,美再推贸易保护措施,“矛头”直指中国,且制裁范围由商品扩大至资本、科技等领域。我们认为美国近期频繁的单边关税举措,真正意图或并非征税,而是“迫使”对手国为寻求豁免而出让“对等”的交换条件,而此次美对华行动或亦“故伎重演”。
中美双方战力如何:从贸易数据上观察,美国在电气、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等部门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而中国的谈判“筹码”则在航空飞机、农产品及车辆。从政治层面考量,由于美国农业、航天飞机产业所在州大部分为共和党“票仓”,若中国对这些产业出口设限,美国国内相关出口部门承压,或将带来这些地区政治倾向的“摇摆”,无疑将使特朗普政府受到政治层面的较大压力。而纵观此次美对华制裁的领域,基本覆盖《中国制造2025》计划发展的重点产业。美“有意”针对中国战略发展领域,从某种意义上也对中国政府层面形成压力。
中美贸易战会持续多久:在此前专题中我们强调美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功效,因此我们倾向于将政治因素作为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判断依据。鉴于中美双方手中均握有在政治层面或战略发展层面牵制对方的“筹码”,我们预计贸易战持续动能较弱,双方谈判的最终结果或将是相互“妥协”。但考虑目前双方的强硬态度,短期中各方还将推出一些“警示性”行动,如中方的中止减让关税清单,延长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相纸征收反倾销税以及美方针对中国技术授权规定向WTO提出申诉等。
贸易战是否会推升通胀:尽管贸易战将引致进口价格上升以及(高生产成本的)国内产品的进口替代效应,但基于贸易战持续动能较弱、传导过程存在时滞以及贸易战将对需求端形成打压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我们认为贸易战对美国国内通胀造成的上行压力不大,维持美全年加息3次的判断,但仍需提防贸易战转化为持久战带来的风险。
资本市场影响:当前市场情绪对美贸易保护主义敏感度较高,在目前“股债弱均衡高波动”环境下,美国激进的保护性政策或将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波动率。我们延续此前专题(《纵论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之“得”与“失”--基于回溯赤字归因及重复博弈框架下的“子博弈纳什均衡”》)的判断,市场对美贸易保护政策或将引发“贸易战”的担忧(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将使美股、美元承压,并对美债形成一定支撑,放缓但不会逆转美债收益率上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