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全面回调
本周市场热度有所下降,各主要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综指收跌-1.13%,创业板指收跌-1.89%实现最大跌幅。从行业上来看,分化比较明显。经济数据强劲提振市场,让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而前期表现亮眼的TMT行业调整幅度较大,跌幅居前。
2. 经济数据强劲 流动性边际收缩
上周1-2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大部分数据超市场预期,体现出经济增长的韧性,有助于修复此前市场过度悲观的预期。其中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7.2%,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大幅度高于市场预期的6.2%;而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向上反弹。经济数据超预期是上周部分周期行业表现较好的原因。然而这并没有完全缓解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首先,结合经济增速换档期的特征,投资等数据不具备长期高速增长的可能。同时由于今年春节较往年有所推迟,导致今年节后开工时间也有所延后,历年来在春季开工带动下的大宗商品涨价趋势目前尚未得到数据的确认,因此市场仍然以观望为主。
同时两会接近尾声。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边际趋弱。上周资金价格大多有所上扬。公开市场操作方面,虽然上周市场资金净投放377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上周央行在MLF续作方面仍然延续了前一周的做法,仅对当天到期量进行续作,并没有续作3月份的全部到期量。结合当前市场对3月美联署加息的预期已经相当充分,央行大概率会模仿效仿去年12月操作模式,对剩余MLF进行加价续作。随行就市,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3.市场情绪受到打压
在流动性边际收紧的预期进一步上调的同时,央行和证监会接连开出大额罚单,市场情绪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受到打压。三大攻坚战是十九大以及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工作重点,而防范金融风险居三大攻坚战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在“两会”期间,监管层连续重拳出击,表现出对严监管,持续整治金融乱象的决心。同时也对部分具有过度炒作嫌疑的个股及板块进行适度降温。正如我们前期所强调的那样,新的市场行情仍然是真正具有成长性的板块与行业龙头间的行情,并不存在15年炒作题材和垃圾股的机会。
4. 亢奋情绪有所修正
在“两会”政策热点的催化下前期成长股表现亮眼,同时也让部分热点版块出现过度炒作的现象。周一创业板的局部过热带动整体市场成交额一度超过6000亿,随后亢奋情绪受到监管等因素的打压,主要指数均呈现缩量回调。对于近期的投资策略,我们仍然坚持对成长股迎来全新行情的判断。然而新兴产业龙头的价值重估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短期内的过度炒作和亢奋的市场情绪容易产生新的泡沫。随着热度的降温,阶段性调整也将进入尾声。现阶段我们仍然建议持续关注受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相关领域,结合陆续披露的一季报,适时布局业绩与估值匹配度高的行业龙头标的。相关推荐行业仍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5G,计算机应用以及生物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