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业观点
尿素春耕供应短缺?为何价格不升反降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行,近年来我国尿素去产能效果明显,供需情况及行业盈利有所好转。2017 年,我国尿素产能 7377 万吨,同比减少 333 万吨或4.5%,产量 5340 万吨,同比减少 852 万吨或 13.8%。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以烟煤、褐煤为原料的先进尿素产能占比进一步提高,占总产能的33%,相比2016 年提升4 ppt.,50 万吨以上大型尿素产能占比72%,同比提升1 ppt.。此外,相对于尿素生产,甲醇、液氨等其他煤化工产品利润水平较高,部分氨醇联产的企业通过技改降低尿素产量,提高甲醇生产比例,或直接销售中间产物液氨,以增加盈利空间,导致实际上尿素有效产能进一步缩减,扣除转产及长期停车的尿素产能, 以在产的有效产能计算,我国尿素或许已经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
17 年入冬以来,“煤改气”的推行导致我国天然气供应出现缺口,为保障民生用气,国内多个地区相继限制工业用气,气头尿素开工率骤降,最低仅为14.61%,同比下降20.90 ppt.,日产量下降至12 万吨左右,这使得原本人们印象中产能过剩的尿素面临春耕旺盛的农需竟然出现了供应偏紧的情况。根据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7 年10-12 月我国尿素产量1186 万吨,出口量113 万吨,加上9 月底供销社系统和生产企业库存, 17 年10-12 月尿素实际供应量1469 万吨,同比减少178 万吨。2018 年1-4 月尿素产量预计为1620 万吨, 出口量预计40 万吨,春耕时期尿素供应量预计为3049 万吨,同比减少231 万吨,尿素供应或将出现短缺。
然而,随着春耕的临近,尿素价格的走势缺与基本面出现了背离。根据百川资讯统计数据,3 月11 日,山东地区尿素市场价1930 元/吨,相比3 月1 日下降70 元/吨。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尿素需求同比有所下降。在成本支撑下,目前尿素价格处于高位,农民转而采购相对尿素性价比更优的复合肥、硫酸铵、氯化铵等肥料,加之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亦减弱了尿素的需求;其次,尿素边际供应近期有所增加。春节过后,气头尿素企业纷纷复产,开工率逐渐提升;再次,市场预期发生了变化。气头尿素近期产能开工率的回升以及发改委前期对尿素价格的引导和管控影响了经销商对尿素价格的心理预期,减少了短期尿素采购的需求。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尿素价格近期出现了小幅下跌,但春耕时期尿素供应偏紧的局面依然存在,我们预计随着3-4 月农需逐步启动,尿素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风险提示:原材料煤炭、天然气价格波动;农作物价格低迷情况下,种植面积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