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如期回落、货币平稳回升
2月份信贷新增规模的回落和M2的小幅回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信贷扩张带来的流动性创造,仍不是货币增长的制约。从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角度,1-2月份通常是信贷投放大起大落的月份,之后信贷的投放将较为均衡!从货币当局的政策表述看,未来信贷和货币增长将延续“双稳”格局。
真实流动性有较大幅度回升
衡量中国真实流动性且具有历史和国际可比性的指标是准货币,代表真实流动性的准货币增速,由上月的6.7上升到9.6,表明流动性增长迅速。从货币增长背景看,春节期间的临时准备金比率下调,以及结构性降准影响的逐步发挥,都有力的促进了货币的回升。
监管和季节性扰动使信贷回落
从新增信贷的部门分布看,2月份的回落显然是受到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居民部门的减少,除了受季节性因素扰动外,还收监管规范影响。2017年下半年以来,出于调控楼市和防范风险的要求,监管部门对消费贷等居民短期贷款成居民购房首付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消费贷的资金流向监控加强。伴随监管的规范,2017年以来的居民消费信贷高位运行状态面临回落。
真实流动性回升助力经济改善
扩展了的M2,流动性覆盖范围延伸到了金融领域。能够反映实体部门真实流动性的还是准货币,按照准货币的衡量,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一直比较明显,2012年以来货币效应的中性化趋势,只是基于扩展了M2的变化而已。基于M2和信贷的经济效应趋于中性,表明资金脱实向虚、金融空转,但这也是金融多元化发展的必然。
货币回升降低金融利率,股债双升趋势不变
金融利率的回落,将直接带来金融市场上各种资产价格估值水平的上升,市场短期回升态势将延续。即使货币偏紧,从经济逻辑上看,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紧货币并不构成中国股市制约因素。受流动性边际放松的影响,债券价格的回升更为确定;短期看,在货币回升到达政策区间的上限前,债市回升的趋势不会改变。
升息仍不是政策首选
首先,中国并不存在通胀压力,CPI短期波动表现为季节性波动,PPI主要体现为惯性下降。其次,中国货币政策具有高度自主性,不会跟随美国的加息步伐,中美之间的市场利差不是常态,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水平。第三,“去杠杆”主要依靠货币数量调控,而非利率调控。“去杠杆”的对象是宏观杠杆,而非微观的“杠杆率”,利率天然不是“去杠杆”的首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