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继续走弱。1、2月经济数据受到春节因素较大扰动,因而对观察经济状况增加了困难。我们在尽量剔除春节因素影响后,发现经济基本面依然呈现走弱态势。2月中采制造业PMI显著回落,剔除春节因素后依然有所放缓,显示企业景气度下行。同时,以春节为基准比较,今年春节后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速下降至零附近,而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延续同比下跌态势。供需呈现双弱格局。
供需缺口收窄带动工业品价格涨幅下降,经济乐观情绪降温。在去年4季度采暖季强力限产政策对供给的压制进入高峰以来,供给增速在低位持续平稳。而需求持续走弱推动供需缺口逐步收窄。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增速形成抑制,出口增速将呈现放缓态势。另一方面,国内审慎政策环境下,内需呈现下行态势。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下降和资金来源不足推动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而房地产销售增速持续放缓预示着投资增速将稳步下滑,企业盈利增速回落意味着制造业投资增速将保持低位平稳态势。因而,需求总体呈现回落态势,供给平稳环境下,供需缺口收窄,带动工业品价格涨幅下降。年初以来工业品价格基本保持弱势,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大部分时间再下跌区间。未来供需缺口收窄将进一步带动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
通胀保持平稳态势,显著上行风险有限。受春节错位以及低基数因素影响,2月通胀将出现小幅回升,CPI同比增速预计将较1月回升0.9个百分点至2.4%,2、3月份将继续保持在此水平附近。但通胀趋势性上行风险有限,整体通胀压力不大。一方面,随着美国原油产出的显著放量,而需求并不十分强劲,因而再度大幅攀升可能性有限,WTI原油价格大概率持续在70美元/桶以下运行。而由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持续缓慢,因而食品价格趋势性偏弱,蔬菜价格在经历了春节前的快速上涨之后在2月下旬再度回落。同时,居民收入增速缓慢,消费意愿不足。因而通胀不具有持续上行动力。今年通胀压力总体有限,难以对政策和金融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流动性宽松难持续。由于春节前推出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释放大量流动性,春节后央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平稳,因而春节前后流动性持续保持宽松状况。但考虑到防风险依然是政策主基调,宽松流动性难以持续。随着CRA的逐步退出,3月份MPA考核再度来临、美联储加息落地以及资管新规可能出台,流动性很有可能将再度回归紧平衡。这意味着对当前债市上涨需谨慎追高,流动性再度趋紧后又可能再度出现小幅调整。
“两会”将继续以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主线。审慎政策下经济稳步走弱,但尚未达到政府底线。而防范金融风险是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因而防风险依然是政策的主线。今年两会将继续以追求更高质量增长的方向来确定经济目标,GDP增速目标预计将定在6.5%左右,而财政赤字率将继续定在3%。考虑到广义货币与经济关系减弱,因而M2可能不再确定目标。政策将继续以防范金融风险、扶贫和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为主线,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