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史上的那些“最”
(1)转债史上最高价转债是15年的通鼎转债,2015年5月21日收盘价618.39元;(2)史上最低价07云化债,2007年11月22日收盘73.21元;(3)史上最大单日涨幅来自通鼎转债,2015年4月28日单日涨35.60%;(4)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来自西钢转债,2007年6月4日单日跌30.31%;(5)史上转债寿命最长为2153天;(6)史上转债寿命最短为212天。
转债分析指标历史走势
转债指数: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转债市场总体表现,我们编制全市场转债综合指数,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转债及公募可交换债为样本,选取每日收盘全价,根据存量余额加权平均得到,目前指数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向上空间充足。
股性指标:对于转债的股性指标,我们重点关注平价(即转股价值)和转股溢价率。绝对水平来看,平价指数历史最高上至239,最低下探至44,目前在90附近波动。偏股型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历史均值约13.7%(2010年以来),目前为10.6%。其中,平价在90-100元、100-110元、110-120元区间的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历史均值为20.7%、14.5%、10.1%,目前在13.4%、13%、5.7%附近,整体来看转债股性估值位于合理区间。
债性指标:对于转债债性指标,着重分析转债到期收益率及其与企业债利差。
从历史走势来看,偏债型转债平均到期收益率历史最高达5.7%,历史最低为-5.9%,历史均值1.75%。从2015年以来,偏债型转债平均到期收益率逐步攀升,目前到达3.3%附近。
以5年期AAA级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与平价在70元以下的转债平均到期收益率之差衡量转债相对企业债利差,2004年以来历史均值约为2.99%,目前偏债型转债平均到期收益率约3.3%,5年期AAA级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约5.4%,二者利差在2.1%上下,低于历史均值。随着债券市场利率逐步下行,转债相对纯债的吸引力将慢慢凸显,我们认为偏债型转债的配置机会正在靠近。
转股价的“高与低”
对于转股价定价,我们详细统计了历史全部转债的初始转股价、全部实施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转债的下修后转股价,以及对应的定价基础,得到转股价相对定价基础的溢价幅度。统计显示,历史上57%的转债初始转股价相对定价基础仅上浮0%-0.1%,反映发行人的促转股意愿普遍较强。而下修后的溢价程度则明显高于初始转股价溢价程度,其中大部分集中在0.5%-10%区间内,这是由于转债发行人下修转股价的主要诉求在于短期内避免或减轻大量回售对资金流的压力,长期来看发行人依然可以期待由权益行情来促成市场自动转股。
转股速度的“快与慢”
历史上绝大多数转债均在触发提前赎回前后实现了转股退出,但存续期内转股速度则快慢不一。我们综合考虑累计转股比例以及转股期进度,来度量转债实际交易中的转股速度。大部分转债在进入转股期后短期内便出现首单转股;当进入到转股期40%进度时,近7成转债累计转股均已过半;当进入到转股期60%进度时,近8成转债已经顺利完成转股退出,如果按6年发行期限折算存续期时长,则在存续期第3至4年有八成概率成功转股退出。纵向来看,转债转股速度随着转债市场演变正在逐渐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