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汇兑损失影响,业绩略低于预期
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95.73亿(YoY+25.04%),营业利润14.73亿(YoY+36.66%),净利润12.33亿(YoY+24.39%),收入增速亮眼,但受汇兑损失(我们预计全年汇兑损失在8000万元左右)拖累,净利润增速略低于预期;其中四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3.83亿,净利润2.54亿。2017年全年销售净利率12.88%,同比基本持平,加权平均ROE19.08%,同比提升1.29pct,受益于毛利率、净利率较高的汽车零部件自产并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具体业务拆分,我们预计2017年汽零业务实现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30%,原有传统制冷零配件业务实现营收83.98亿,同比增长24%,净利润方面,预计汽零业务完成业绩承诺1.7亿,同比增长26.87%,传统制冷配件业务实现净利润10.63亿,同比增长24.04%。
传统主业发展稳健,新能车零配件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2017年国内家用空调销售市场高速增长,公司传统制冷业务单元的三大主力产品电子膨胀阀,截止阀,四通阀内销量实现50.87%、48.44%和48.85%的增长,为传统制冷配件业务高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汽零业务受益于国内外整车企业对热管理零部件的需求高速增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布局为公司取得竞争优势,在新能车热管理零部件领域短期内具有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长期来看,三花汽零海外整车企业订单累计金额已达到35亿元,将成为公司未来汽零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公司在车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等多项产品上的先发优势也将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构筑公司最大竞争壁垒。在原有传统制冷配件业务保持10~15%的稳步增长前提下,预计未来汽零业务有望保持30%以上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将成为公司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可实现营业收入95.76亿、112.14亿和132.22亿,同比增长24.79%、17.11%和17.91%,净利润12.33亿、15.34亿和18.99亿,同比增长24.39%、24.38%和23.84%,对应EPS0.58元、0.72元和0.9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为35倍、28倍和23倍。我们认为,公司传统制冷配件主业所处行业格局相对稳定,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为业绩提供一定安全边际,而2019-2021年将是公司前期签订的新能车热管理部件订单集中释放期,届时公司将迎来业绩释放期,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可持续稳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