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呈现分化之势,中小银行经营压力上升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紧,从2012年第三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下降了27%,既无规模又无地区优势的中小银行尤其面临传统收入被挤压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银行采取“高举高打”的做法,一方面通过同业负债避开地理局限,另一方面通过同业资产配置高收益资产。然而这种“粗放式”扩表导致的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并最终引起了监管的注意。 因此现在中小银行面临的困境是:对同业业务较为依赖,在被监管后转向传统存贷业务既无渠道优势,又有不良隐忧,以往监管套利工具也被限制。
那么中小银行未来的发展路径可以有几条:一是转回传统业务,需要高覆盖率的网点优势;二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扩展,需要成本较高的前期投入;三是进行“金融创新”,继续寻找监管下的低息负债或者高息资产。 无论是哪种模式,规模都已成为限制部分中小银行发展的瓶颈,本文试图以美国和日本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的银行并购浪潮为例,揭示我国银行业未来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趋势。
美国:美国政府通过“三步走”的战略方针逐步放开了银行间的互相合并,80、90年代美国银行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并购潮。
日本:日本的银行并购以行政愿望大于市场愿望为特点。尤其是在以金融自由化为推手的泡沫经济破裂后,政府在强势银行兼并弱势银行的救济式兼并的斡旋中起了主导作用。其中信用金库之间互相合并及被大银行合并的案例能够给我国的农商行一些启发。
最后本文以2014年河南省内13家商业银行整合组建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原银行为例,提供了银行并购的国内经验。
风险提示:监管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