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级市场信用债发行量有所增加,总偿还规模亦大幅扩大,综合作用下净融资额由负转正。较上周而言,各期限券种发行数量均增多,中短期限券种仍为回暖主力,综合、建筑装饰和房地产发债数量居前。分债券类型看,短融中票扩容延续带动净融资额回升;企业债年后以来发行量首次破零,净融资额仍处于负值区间;公司债和金融债(政金债除外)发行量小幅增加,净融资额微增;定向工具净融资额掉头下行。各券种发行利率显著回落,公司债利率下行幅度达121.6bp,企业债本周首发利率为6.98%较于年前仍处于高位。
本周二级市场信用债行情回暖成交增加,收益率涨跌参半。本周信用债合计成交量为3425.94亿元,较上周增加228.28亿元,整体情绪仍偏谨慎。信用债收益率涨跌互现,短端收益率在不同券种之间呈现分化趋势。银行间中短期票据和企业债短端收益率下行趋势不改,中长久期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债券期限结构继续陡峭化。短融收益率有所反弹,半年期高等级短融收益率上行幅度约为12bp,低等级约为17bp。本周,高等级信用利差持续收窄并首次突破过去三年均值;低等级利差亦延续降势,与过去三年均值的差距不断扩大,5年期中票期限利差周内震荡略低于三年均值。
本周共发生2起债券违约事件,分别是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丹东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及时拨付兑付资金,无企业评级和债项评级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投资拉动经济高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产能过剩的钢铁、传统机械制造等行业负债率高企、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在监管引导坚决打破刚兑的背景下,东北、华北等重工业集中地区的企业恐成为信用债市场的违约雷区,投资者需打消政府“兜底买单”幻觉,密切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国企资质和违约风险。此外,投资者亦需考虑到偿债压力集中、抵押担保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违约可能。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货币5900亿元缓解资金面紧张态势,但周内利空消息频现债市整体情绪偏弱。上周末银监会发布《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强监管趋势延续对冲了周一MLF续作的利好,本周债市开盘下跌;周中央行公布上调63天逆回购利率5bp叠加月中缴税因素影响,资金面整体紧张,而外围加拿大央行加息、美债上行的催化之下,债市震荡走弱;而周四公布2017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8%,全年同比增长6.9%,基本面好于市场预期债市进一步承压;周五资金面有所转松,但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仍继续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