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杉杉股份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龙头,预计业绩同比大幅增长。2018年1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17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50-9.50亿元,同比增加157.50%-187.79%,预计增加5.20-6.20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6-4.66亿元,同比增加62.39%-81.89%,预计增加1.60-2.10亿元。
正极材料量价齐升,业绩大幅增长。根据近期公告,从事正极材料生产的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2017年1-9月实现营收37.22亿元,净利润4.82亿元,相比于2016年的2.06亿元实现大增。2016年全年,杉杉能源的净利率为8.22%;2017年1-9月,净利率达到12.96%。我们预测,全年杉杉能源有望实现5.7-6亿元的净利润,其中归母净利润贡献4.56-4.8亿元。盈利增长主要归于两点:(1)原材料价格涨价的超额传导。年初至今,主要原材料硫酸钴和四氧化三钴价格大幅上涨,带来公司正极材料价格的同步上涨。根据电化学协会数据,杉杉能源的NCM523正极价格从年初的15.5万元/吨上升至年末的21万元/吨,上升幅度达35%以上;(2)低位战略采购获取成本优势。公司自制高镍三元产品前驱体,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公司于上半年牵手洛阳钼业,争取上游资源主动权,并参与定增与其形成利益捆绑,为公司正极材料生产提供稳定且具备成本优势的钴资源。
正极产能持续扩张,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现有正极产能3.3万吨,另有宁乡1万吨项目在建。根据近日公司公告,杉杉能源将进一步加大正极投资规划,于2025年12月31日前分期完成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其中2018年12月31日前预计将新建成1万吨/年的产能。以此估计,2018年底,公司将形成5.3万吨的年产能,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真锂研究的测算,2020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总需求量将达53.6万吨,公司产能消化不存在太大压力。
服装及租赁业务逐步剥离,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拥抱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杉杉品牌传统服装业务H股上市。随着服装和租赁业务的逐步剥离,杉杉股份将成为纯粹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当前,公司除正极材料外,拥有3.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和3万吨电解液产能,是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
投资建议:6个月目标价为25.00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83.6%、47.4%、1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86.4%、23.0%、19.8%。考虑到公司是全球锂电池材料龙头,同时通过股权关系绑定获取洛阳钼业稳定的钴供应,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5.00元。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