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出资3.1亿实施电子特气项目,有望填补国内空白。9月4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实施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并设立电子特种气体分公司。此次项目采用深冷精馏、物理吸附和催化合成等先进技术生产电子特种气体和混配气体,拟新建25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生产装置,项目建设期为3年,涉及投资额3.1亿元,其中企业自筹40%,申请银行贷款60%。项目实施后,有望填补国内在电子特气领域的空白,并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项目落地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电子特气是整个电子工业体系的核心关键原材料,一直受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特别是对一些关键特种电子气体产品(如高纯磷烷和砷烷),发达国家通常实施禁运措施。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5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达85亿元,但市场基本被美国气体化工(APCI)、美国普莱克斯(Praxair)等跨国气体公司垄断,存在巨大进口替代空间。公司此次项目的产品为电子特种气体混配气体及同位素,主要应用于半导体领域,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具备良好的经济性;预计年均销售收入将达到1.44亿元,年均利润总额0.74亿元,将对公司业绩形成明显提振。
产品梯队不断完善,有望充分受益气体涨价。受环保及去产能因素影响,我国气体价格呈现上涨态势。其中液氧、液氮、二氧化碳等工业气体较年初上涨126%、49%、29%;瓶装高纯氦气、氙气等特种气体较年初上涨86%、18%。公司目前已形成以二氧化碳、氢气、液化气为主体的多元化气体销售格局,上半年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归母净利润1321万元,同比增长146%。随着电子特气项目的落地,公司气体产品梯队将得到完善,在气体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充分受益。
气体运营基地逐步进入正规,整体盈利有望释放。公司依托大型炼化厂,通过废气回收利用生产二氧化碳等有价气体。在这一“绿色”模式推广下,已经形成了本部、长岭、惠州、安庆、海南、福建六大运营基地。目前岳阳长岭项目的原料气供应方案有望最终敲定,海南项目开工率逐步提升,其他四大基地均已实现盈利。公司各运营基地的业绩有望逐步释放。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7-19年归母净利润为0.52、0.75、1.03亿元,对应EPS为0.08、0.12、0.16元/股,按照最新收盘价8.2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99、69、50倍,我们认为公司实施电子特气项目将产生良好的进口替代效应,同时气体业务有望整体受益于涨价逻辑,未来业绩向好,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