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回暖持续,周期金融板块领涨
上周市场延续回暖趋势,热点扩散且持续性在增强。特别在周五的大幅上涨,上证综指更是创出2016年2月2638点以来的新高。主要指数中,除创业板指转跌外,包括上证50、沪深300、中小板指和深指在内的主要指数均不同程度上涨。而行业上,金融类的银行、非银板块涨幅居前,周期股中的有色金属、采掘、钢铁等行业亦表现强势。而传媒、休闲服务、军工、交运等板块跌幅相对较高。
2.流动性阶段性收紧,资金面延续紧平衡
8月中旬以来,资金面出现超预期的阶段性波动,趋紧背后则是逆回购到期、缴税和缴准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但结合央行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及近期央行“削峰填谷”熨平流动性波动的实际操作,我们认为短期内的流动性波动,仅为政策调整过程中的短期扰动。正如我们在2017中期策略《顺应风格择机切换》中所指出,货币政策再次转宽松的可能性较小,流动性整体将呈现出“价格中枢温和上升,阶段性紧张”特征。一定时期内,资金面有望延续紧平衡态势,维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
3.实际需求下滑,价格上行承压
对于近期周期板块的上涨行情,我们认为其短期内符合资源品板块盈利增长与大宗商品涨价拉动的上涨逻辑。但如果需求端的推动力不足,新兴需求无法带动产品量价的持续上行,仅依靠供给端的市场收缩,周期板块的可持续性值得商榷。从最新数据来看,市场实际需求并未得到相应提振,而前期持续上涨的有色金属中的螺纹钢、铁矿石已于近期出现高点之后的下滑。可见,实际的投资需求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明显扩张,上游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的承压增加,上游资源品价格对周期板块的拉动效应正在不断透支。
4.重视市场新热点,寻找混改投资机会
上周具有标杆性质的“定增+股权激励+股份转让”的联通混改方案落地,虽因与2017年2与的定增政策中增发股份比例、定价基准日等内容上存在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层面的调整。不可置否,随着国企改革热点弹性不断增强,国改主题已不局限于事件性的短期机会,而是一个系统性投资机会。对于混改进程的探索与尝试,也将修复前期市场对国改进度过慢的悲观预期。
5.策略建议:积极全面参与,重视板块轮动
对于近期投资策略,我们认为上周市场的回暖,标志着市场信心已得到全面修复,人气得到大幅激活。此时建议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全面参与到修复行情之中,关注并重视各个板块之间的轮动。同时也勿忽视中小创板块中,真正具有性价比较高,估值不贵且业绩稳定特点的成长股机会;以及央企混改推进过程中,不断升温的国改热点弹性。行业板块建议依循两条线索,一是以混改主题为标杆的国企改革热点;二是持续看好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板块中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