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产能释放 良品率持续提升:公司常州一期功能材料自2016年开始逐渐放量,2017年上半年已进入主流手机品牌BOM清单,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一流厂商标准。公司通过改善生产工艺与质量管控体系,胶膜类产品一次涂布平均良率已从年初的70%左右提升至85%以上,良率的提升不仅有效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还将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同时,公司计划在现有产能基础上追加高端胶带生产线,电子功能材料业绩贡献预计将持续增长。
铝塑膜业务放量 锂电产业链新龙头:公司2016年底启动了300万平方米月的铝塑膜生产线项目,并计划将凸版印刷200万平方米/月的生产线升级至300万平方米/月,产能落地后公司将形成600万平方米/月的产能。公司目前已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及技术团队,产品已批量运用于捷威动力、微宏动力、多氟多新能源、孚能科技等软包动力锂电池厂商,以及ATL、宁波维科等3C锂电池厂商,未来随着铝塑膜产能放量将显著贡献业绩增长。
光学薄膜需求空间大 产能落地加速进口替代:公司2015年底与日本签约获得其TAC、COP 等多种光学功能膜涂布产品独家生产技术许可,并投资 11.2亿元建设年产9400万平米TAC膜项目,预计2018年中期投入生产。TAC光学薄膜下游主要是液晶面板中的偏光片,产品技术壁垒高,关键技术仍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公司TAC膜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加速国产TAC进口替代的进程。
需求动能十足 从供给端看投资机会:电子功能材料、铝塑膜、TAC薄膜以及PBO纤维等新材料需求成长性十足,且国内大部分的供给是被日韩垄断,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从需求的视角来看,公司早期深耕电子行业清洁室相关业务,积累了大量电子行业的资源,下游需求的空间较大,铝塑膜业务进入多氟多、捷威动力的供应链验证了需求的动能。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资逻辑应该从供给的视角出发,产能的落地、良品率的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和技术指标对标国际水平将是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关键。
投资建议:从当前时点来看,公司产能稳步落地,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体naid系不断完善,良品率逐渐提升,近三年将是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时期,预计公司2017、2018、2019年EPS为0.34元、0.61元、0.95元,继续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