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提速。医药制造业2017年前四个月实现营业收入9123.80亿元,同比增长11.20%,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76亿元,同比增长14.50%,增速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增速持续优于收入,但受3月份收入增速下滑和毛利率波动影响,利润总额增速出现同比下滑。受药品降价边际效应递减、医药产业链上游价格平稳运行和支付能力增长等因素影响,需求释放驱动行业持续增长。
政策密集落地。医药行业一直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制度体系的建设和调整平稳推进,相应的,各项政策密集发布、或者落地执行,包括两票制、优先审评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等,不一而足。
支付能力稳中有升。从消费结构来看,化学药(包括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和中药(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品)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主要构成,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占比偏低,且主体构成的短期变化不大。支付端主要由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自主消费三块构成。随着医保基金结余状况的改善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医药行业增速的担心是多余的,支撑医疗需求逐步释放的支付基础非常坚实。
估值与上市公司业绩。按照6月16日的收盘数据,采用整体法(TTM)计算,医药行业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为39.33和4.33,较年初小幅下降。同全部A股相比,医药行业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溢价比率均为2.15,低于过去七年的均值。具体到细分领域,中药、医药商业和化学原料药的综合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投资价值凸显。
市场因子预期。统计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6月16日的行情数据(由于次新股在上市初期的累计涨幅较大,2017年上市的次新股全部剔除),发现不同市值区间的股价涨幅呈现出很明显的规律:市值越大,涨幅越大。由于大市值公司前期涨幅过高,我们认为在震荡行情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叠加成长的二线绩优白马股的上涨预期更高。
投资策略及公司关注。同去年相比,医药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小幅提升。
综合考虑政策导向、增长提速和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建议降低风险偏好,寻找成长确定的优质白马股。我们的中期投资策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创新仿制能力突出的化学制剂龙头;二是受益消费升级的保健类企业;三是生态体系完善、具备品牌溢价的服务型企业;四是深度跨区域整合的连锁药店和流通企业;五是估值合理、布局完善的高端器械龙头;六是CRO行业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