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面临经济放缓和货币收紧本周,欧、英、加拿大三大央行表态要收紧货币政策。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大跌2%,从97.42下跌至95.47。同时,欧元区CPI创6个月新低,而IMF也下调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这使得市场开始担心欧美的货币收紧和经济放缓风险,欧美股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富时100、法国CAC40和德国DAX指数分别下跌了1.50%、2.76%、3.21%。纳斯达克指数则大跌2%。
横盘整理,走势偏强虽然欧美股市在本周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是港股仍然维持横盘震荡的局面,走势相对偏强。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和高股息率的涨幅分别为0.37%、-0.62%和0.60%。港股的相对抗跌可能是受A股市场回暖和内地宏观数据的支撑。从市场走势来看,A股指数持续回暖,深证综指和上证综指分别上涨了1.41%、1.09%。从宏观数据来看,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速小幅放缓,PMI指数仍在荣枯线上方,显示中国经济仍然相对强劲。这都对港股指数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港股流动性开始收紧本周港股的波动性仍然维持在高位,显示港股走势可能仍不稳定。而HIBOR的大幅攀升显示港股流动性开始收紧,未来可能会对港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波动率来看,本周末港股的5日和10日波动率分别为0.83%、0.71%,仍然维持在高位。
从HIBOR来看,受欧美加息的影响,本周港股的HIBOR在6月30日突然大幅攀升至0.33%,创了近6个月的高点。虽然HIBOR的攀升是否持续还有待观察,但这可能预示着加息预期对香港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开始显现,未来可能会对港股走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行业分化继续港股不同行业仍然延续分化。消费、电讯业和公用事业有所回调,但是跌幅不大。受益大宗商品价格的提升和估值触底回升,本周原材料业大幅上涨。受A股银行股大幅上涨的影响,港股金融业也有较好的表现。资讯科技业虽然跌幅较小,但是波动十分剧烈,在6月30日更是出现了大幅下跌。纳斯达克指数在27日和29日都出现了大幅下跌,未来的波动性可能会继续放大,这可能会给港股资讯科技业产业产生一定的拖累。
南下资金有望加速流入本周,南下资金不但继续延续之前的“细水长流”的流入趋势,并且流入资金有加大的趋势。从南下资金的5日净买入额来看,从20日的每日3.5亿人民币上升至了30日的每日10亿人民币,净买入额有放大的趋势。从买入的前十大活跃股来看,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和建设银行等前期的热门股,又呈现资金大量净买入的情况。我们认为,中港两地的“估值差”将会推动资金持续南下,这使得港股在下半年相对A股可能会有较好的超额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