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 年7 月以来,次新股指数步入长期下行周期,但次新股做为A 股历久不衰的炒作热点,市场偏好调整却难以一蹴而就。我们分析了次新股的技术面、市场面、政策面、资金面:1)技术面而言:从下跌幅度、下行时间考虑,本轮次新股的反弹时机已经成熟,且次新股指数在底部企稳时间已经长达两周。近期,次新股指数大概率再次出现中期折返走势;2)市场面而言:前期,中小创市场持续杀跌,中小创标的的“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逐渐浮出水面,监管层有必要防患于未然,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中小创标的的股价”提供一定的安全垫。A 股当前行业及概念板块中,次新股板块最可能带动中小创标的脱离股权质押风险。3)政策面而言,相比先前"每周核发IPO 批文10 家并融资50-60 亿"而言,最近三周的IPO 发行速度已经实质性放缓,市场的新股供给端收缩,总体环境利好次新股。4)资金面而言:“前期暴涨的白马股及金融板块”多为短期资金,受市场情绪影响更大,与经济基本面变化联系不大,因此资金偏好极易转向。近期,白马股及金融板块走弱明显,且成交量持续放大,市场资金偏好大概率发生变更,前期超跌的次新股将重新吸引资金流入。总体而言,当前次新股板块风险已经充分释放,且暴跌行情已完成筑底,后续有望迎来较强的反弹走势,当前正为布局次新股的优良时机,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增长稳健的优质次新股标的——安车检测(300572)。
技术面:次新股指数底部已经企稳,大概率出现中期折返走势。新任监管层上台以来,加强了对“无业绩支撑的纯市场炒作行为”监管,并加速IPO 以解决“IPO 堰塞湖问题”,次新股指数自2016 年7 月以来,步入长期的下行周期。次新股为A 股历久不衰的炒作热点,市场偏好调整也难以一蹴而就,次新股指数呈现波浪式下行走势。2016 年7 月以来,次新股交替出现三轮下跌(2016 年7 月-2016 年10 月、2016 年11月中旬-2017 年1 月中旬)、两轮中期折返走势(2016 年10 月-2016 年11 月中旬、2017 年1 月中旬-2017 年3 月末),中期下行周期约历时2-3月,中期折返走势约历时1.5-2 月,且每次“次新股指数折返走势”涨幅约达到“下跌幅度的2/3”,“每轮中期下行周期的跌幅”约为“上轮中期折返走势涨幅”的2 倍。次新股指数自2017 年3 月末下跌至今,已历时三个月,且“下跌幅度”也接近“2017 年1 月中旬-2017 年3 月末的中期折返走势”涨幅的2 倍。从下跌幅度、下行时间考虑,次新股反弹时机或已成熟,近期次新股大概率再次出现中期折返走势。此外,当前市场看空情绪已经逐步修复,次新股指数也在底部企稳时间已经长达两周。
市场面:股权质押风险浮出水面,次新股板块最可能带动中小创标的脱离风险。全球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行业表现逊色,次新股的题材新颖,具备稀缺性,符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变迁的大趋势,是未来牛股频出地带。且次新股流通市值小,市场关注度高,资金易于聚集,股价拉升相对较易。由于次新股上市不久,不存在高位套牢情形,而大股东则处于限售期,股价遭抛压打击压力较小。因此,次新股成为市场资金最为关注板块,一度成为A 股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对后市行情走向影响较为深刻。次新股多为“游资热衷的中小创”标的,相比机构投资者而言,游资(散户)行为则深受市场行情影响。当市场行情转暖,散户市场情绪修复并开始入场时,次新股往往率性扛起反弹大旗,并提振市场整体氛围。2017 年4 月以来,在“银行保险证券”全面加强监管的背景下,以“次新股、高送转”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标的,则深陷漫漫熊途。目前,众多中小创标的跌破股灾底部,“万亿级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强制平仓风险”逐渐浮出水面,监管层有必要防患于未然,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中小创标的的股价”提供一定的安全垫。当前,仅次新股、高送转及雄安概念能提振中小创标的行情,雄安概念标的股价多处于高位,高送转概念多伴随“大股东高位减持等猫腻”,次新股成为带动中小创行情的最佳决策。因此,监管层对次新股的政策导向也有放缓迹象。
政策面:IPO 发行速度已实质放缓,新股供给端出现收缩。2016 年11月以来,为解决IPO 堰塞湖问题,证监会加快了IPO 审批步伐,每周核发10-12 家IPO 批文,且单次融资额保持在50-60 亿元。2017 年4 月以来,金融监管全面加严背景下,中小创标的大面积走熊。“股民及意见领袖”不断向监管层施压,IPO 发行速度备受争议,要求停发新股。
5 月26 日,证监会核发7 家IPO 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23 亿元,明显少于此前单次50 亿元融资量。6 月2 日,IPO 批文进一步缩减至4 家,融资额减少至15 亿。6 月9 日,证监会IPO 批文增加至8 家,融资额为25 亿。近三周,IPO 家数均低于先前10 家,单次融资额约为先前的一半左右。相比先前每周10 家,目前,IPO 发行速度已经放缓,市场供给端收缩,总体环境利好次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