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行情回顾:上周沪深300下跌1.61%,创业板指上涨0.77%。人工智能指数上涨0.68%。上周,中小创板块超跌反弹,人工智能相关概念股多集中于中小创板块,上周表现较为强势。上周,受益于“风行电视携手京东推出首款人工智能量子点电视”,智能电视概念股表现亮眼。上周,人工智能涨幅靠前的细分行业分别为智能电视(2.56%),大数据(1.72%),虚拟现实(1.54%)。上周,人工智能涨幅靠后的细分行业分别为智能家居(-0.09%)、智能电网(0.49%)、智慧医疗(0.65%)。上周成交量上升615.78万手。个股方面,思创医惠(+12.12%)、和而泰(+6.51%)、九安医疗(+5.37%)涨幅靠前;中颖电子(-10.88%)、启明信息(-6.3%)、欧比特(-5.5%)跌幅靠前。
本周投资观点:本周我们建议投资者从以下3条主线布局中小市值标的:1)强烈推荐佳士科技(300193.SZ):市值40亿,账上现金16亿,16/17年业绩1/1.2亿,扣除现金后,市盈率仅为20倍,PB仅有不到2倍,第三大股东以5.8亿买入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的全部流通市值8.85%的股份,合13元/股,公司主业是焊接机械,40%都是出口,基本面质地较好,未来看产业升级并购。相似的逻辑还可以关注瑞凌股份,焊接设备领域,国际高端焊接设备市场大多被ESAB、Linclon、Miller垄断,国内焊接设备集中度较低,随着行业洗牌加剧,未来市场份额将向优势企业集中,国内有望诞生一两家焊接设备龙头公司。2)相比海外发达国家,“中国汽车保有量及“每万辆车辆拥有的检测机构”存在明显差距,随着国内放开机动车检测站收费,下游“检测站”资金充足,且拥有较强的检测设备购置需求。预计未来5年,国内机动车检测市场将维持25%以上的增速,建议关注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龙头:安车检测(300572.SZ)。3)人工智能领域,海外科技巨头(英伟达、亚马逊)在基础层(AI芯片、云计算)的业务已经爆发,建议关注AI基础层标的:景嘉微(300474.SZ、GPU芯片)、汇顶科技(603160.SH、手机电容式触控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兆易创新(603986.SH、闪存芯片)及中科创达(300496.SZ、智能车载及硬件);考虑AI产业链传导效应,我们认为,未来AI产业盈利亮点还将传导至应用层,建议关注AI应用层标的:海康威视(002415.SZ,AI+安防)、熙菱信息(300588.SZ、AI+安防)、汇纳科技(300609.SZ、AI+大数据+零售)、科大讯飞(002230.SZ、AI+语音输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为算力支撑(AI芯片、云计算),技术层为算法平台,应用层是AI向各传统行业渗透应用。目前,海外科技巨头的基础层业务正持续爆发。物联网完成物与物之间连接,作为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可实现物的智能,并为AI发展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NB-IOT(窄带物联网)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NB-IOT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将在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2015年,国内主流运营商开始NB-IoT试点,2017年华为将实现NB-IoT商用芯片量产,国内三大运营商也明确2017年规模部署NB-IoT网络。上周,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网络部署,构建NB-IoT网络基础设施。根据《通知》,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通知》还要求,2017年实现基于NB-IoT的M2M(机器与机器)连接超过2000万,2020年总连接数超过6亿。随着“NB-IoT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华为NB-IoT商用芯片量产、国内三大运营商大规模部署NB-IoT网络”,NB-IoT技术有望快速走向商用,建议关注以下相关标的:金卡智能(300349.SZ,率先布局NB-IoT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中兴通讯(000063.SZ)、信维通信(300136.SZ)。
鉴于海外科技巨头AI基础层(AI芯片、云计算)业务已经爆发,根据产业链传导效应,未来AI产业盈利亮点还将由基础层(AI芯片、云计算)传导至应用层。应用层而言,国内机器人产业增速尤为强劲,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增速高达47%,今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此外,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近日报告,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远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当前,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减,2011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25亿人峰值后,2012年开始首次下滑,2012年-2015年分别比上一年减少345万、244万、371万、487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国内机器人渗透比例极低,2013年,中国每万个劳动力中的机器人数量仅为23个,大幅低于美国(146)、日本(332)、韩国(396),国内机器人存在大幅提升空间。随着国内老龄化加重及人力成本攀升,国内机器人行业将引来广阔发展空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有电控系统、伺服电机和减速机,这三大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KUKA和瑞士ABB等少数国外机器人企业手中。当前,中国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仍然以及中低端为主,六轴及以上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有率比较低。据统计,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份额(仅发那科、安川、KUKA和ABB四家公司就抢占了约65%的市场份额),国内机器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根据德勤《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到2020年美国制造业竞争
力指数(100)将超越中国(93.5)。中国制造业面临较为严峻的转型升级压力,未来中国制造将向价值链的更高端产品延伸,机器人行业有望成为引导国内制造业整体升级的排头兵,我们提醒投资者关注机器人产业链标的:1)进军焊接机器人的国内领先焊接设备提供商:佳士科技(300193.SZ)及瑞凌股份(300154.SZ);2)收购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家之一(德国库卡)并转型为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全球化科技企业:美的集团(000333.SZ);3)系统集成领域龙头,机器人(300024.SZ),提供各类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