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在企业合并中,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的协同效益性和对公司业绩的指示作用往往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被投资者忽略,但是商誉背后所隐含的企业产权变动、内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布局、规模经济效应等信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评估而言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而商誉减值则隐含着被并购企业的成长或盈利能力出现了问题,计提商誉减值会直接侵蚀企业当期利润,对公司造成较大冲击。一般而言,商誉占比净利润的比值越重,一旦业绩承诺未完成,计提商誉减值,对利润的冲击也就越大。“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一旦商誉减值爆发,没有业绩支撑的“商誉”或成“伤誉”,我们看好有业绩支撑、资产优质的企业。
TMT行业商誉减值分析
A股市场2014年开始并购家数和并购金额加速放大,同时整个市场商誉总值成倍放大,到2016年底商誉总值超过1万亿。 TMT板块作为并购重组的高发地带,其商誉减值风险在整个市场中位于高位。其中,传媒、计算机板块的商誉风险尤其突出,通信和电子板块次之。 四个行业2012-2016年间均开始逐步释放商誉风险,其中,传媒板块在2012年进行过一次集中释放,对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造成冲击,而通信行业发生在2016年。
即使这样,2016年TMT各行业计提的商誉减值总额占2016年末商誉总值的比例在0.69%-2.12%之间,仅是冰山一角。按照一般三年的业绩承诺期计算,2014年开始激增的商誉有可能在2017年后迎来大规模减值,值得关注。
我们以商誉总值/净利润和商誉总值/净资产两个指标,在TMT四个行业中各筛选出排名前十的公司,作为进一步的分析对象。
TMT行业商誉减值行为探讨 以TMT行业中商誉总值/净利润排名靠前的60家公司作为样本,我们发现商誉减值主要来自于业绩不达承诺和并购时估值PE过高,背后的逻辑均为被并购公司成长不达预期。 在具体是否进行商誉减值的行为上,公司一般以第三方给出的减值测试结果为参考,和被并购公司当年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有一定关系,但没发现明显的数量关系。此外,除非被并购资产出现严重问题,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对于商誉总额而言比例都较小。
其中有三类公司值得后续持续关注:
(1)被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期累计未完成业绩承诺,但公司未计提商誉减值(2)被并购标的当期未完成业绩承诺,公司已经开始计提减值(3)公司曾经有过大量减值计提历史。这均反映出被并购标的盈利能力值得被进一步关注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