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美元计价下,中国5月进口同比14.8%(前值11.9%),出口同比8.7%(前值8.0%),顺差408.1亿(前值380.5亿)。
人民币计价下,5月出口同比15.5%(前值14.3%),进口同比22.1%(前值18.6%),贸易顺差2815.5亿元(前值顺差2623.1亿元)。
1、5月份出口同比超预期上升至8.7%,与人民币计价下的出口走势表现相一致,主因欧洲市场的明显向好,如果与一季度相比较,二季度出口表现总体温和改善。(1)欧盟经济持续向好,PMI扩张区间内上升,欧盟需求持续改善,带动对欧盟出口显著上升。(2)季度数据看一季度出口同比8.2%,而5月份小幅上升致使二季度的整体出口表现仍旧处于温和改善状态。
分国别上看,对欧盟出口改善明显的同时,对日出口收窄明显,而对美出口相对平稳;分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涨幅均有所扩大,加工贸易更为明显;分商品类别上看,占比相对较大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涨幅均有所扩大,而钢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金额涨幅收窄。
2、5月份进口同比超预期上涨至14.8%,剔除价格因素后量的表现也相对较好,体现实际需求短期内可能比想象的要好,然而伴随国内企业补库动能衰减,对进口的支撑作用也逐渐减弱。从价格表现来看,原油、铁矿石和铜材价格同比涨幅收窄明显,从量的表现来看,大宗商品中原油、铁矿石,中游金属加工机床以及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表现较好,而农产品分化明显,谷物表现不佳下,大豆向好。
3、未来看,二季度以来的库存周期已经开始从主动补库存向被动补库存转变,工业生产持续放缓下内需将有所承压,将持续拖累进口增速表现。而出口端上看,5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上行,而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依然处于扩张区间,外需依然向好下,对短期内的出口有一定支撑,但仍存隐忧,一是近期BDI指数持续下行通道,表明国际市场需求可能有所走弱;二是特朗普贸易新政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三是由于近期政策当局的预期引导,人民币升值明显,与5月份相比,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3%,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出口造成一定拖累。
风险提示:货币环境收紧不利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