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
证监会于5月27日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随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出台相应完善减持制度规则,就全面规范上市公司有关股东减持股份行为进行修订完善。
点评
这次新规从适用对象、股份来源、减持力度、信息披露、减持方式和监管主体等多方面对做出调整或者是新增规定。进一步细化完善了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行为。总体基调是严格监管规范减持行为,尽量减少由于过度减持而引起的供需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打击投资者信心所造成的负面冲击。
新规对于适用对象做出了更加明确的界定,除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外,对于由于减持造成的持股比例已经小于5%的股东、通过定增、大宗交易等方式取得股份的股东,都在监管之列。此外,也保护了监管对象的合法权益,在二级市场上通过集合竞价买入的股份,不受这次新规的影响。通过对于减持数量、减持时间上的安排,减少了一定时间内减持对股价的直接冲击。通过完善信息披露,稳定市场预期。同时明确交易所对执行新规的主体监管责任,增强了新规的可操作性。
长期以来,通过利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异进行套利,通过持股比例优势对上市公司加以影响借以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最大限度地减持套现的行为不仅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是投资者信心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期市场下跌,特别是部分中小市值板块、个股大幅下跌,引起了市场对诸如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原因的关注及讨论。我们认为,这次减持新规的及时出台,反应出监管层对于民意的重视,此举将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
但从历史上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IPO的历次暂停与重启等事件来看,增、减持的动态对比,并不取决于潜在的供给数量的变化。市场能否走强,需求层面的因素至关重要。因此也不宜过高估计这次减持新规对于市场走势的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和稳定性,以及信用周期的特征,是一定阶段决定股价运行趋势的根本原因,也是净增持(减持)情况的重要决定因素。
结合近期市场运行态势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投资机会大于风险,这次新规出台,将会助力市场企稳上行。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行为,是选择投资标的的一个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