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业绩摘要:2016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28亿元,同比增长-18.66%,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28亿元,同比增长-37.21%。2017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3.18亿元,同比增长-62.01%,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194.54%。
需求整体下滑,骗补风波波及,公司营收大幅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大幅下滑,一方面公司全年销售各型客车73387辆,同比下降15.5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子公司苏州金龙公司因受财政部、工信部处罚,新能源汽车销售受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仅为67.81亿元,同比下降35.32个百分点,拖累公司整体营收。骗补被罚叠加新能源销售收入冲减,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7.19亿元,同比增长-234.27%,净利润下滑幅度巨大,原因有两方面,第一,骗补加追回补贴,公司在三季报中一次性计提7.8个亿。第二,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对苏州金龙1-9月份正常销售的新能源客车国补和地补收入进行冲减处理,受此影响,公司新能源车综合毛利为8%,较上一年度减少17个百分点。
利空出尽,静待苏龙补贴资质恢复和三龙整合持续推进,今年业绩有望实现“V”型大反转。目前苏州金龙新能源客车补贴资质恢复工作进入待验收阶段,若二季度苏龙拿回补贴资质,公司新能源客车业务将赶上下半年产销两旺的行情,市占率有望逐级提高。同时,三龙整合有条不紊推进,供应链及销售渠道加速协同,届时毛利和净利将明显改善。全年来看,利空出尽,随着补贴资质落地和三龙整合持续推进,预计2017年全年营收及净利将实现“V”字大反转。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2.78%,37.43%和50.3%,EPS分别为0.51,0.70和1.05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资质恢复进度不及预期;三龙整合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