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4月28日公司发布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70亿,同比增长10.15%;实现归母净利0.87亿,同比增长5.4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0.83亿,同比增长3.46%。
投资要点:
利润保持低速增长,但增速加快。
公司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分产品来看,1)注射液实现收入4.28亿,同比增加16%,毛利率提升2.26个百分点。注射液板块产品主要是热毒宁和银杏二萜内酯,预计热毒宁销量小幅增长,银杏二萜内酯增长较大。银杏二萜内酯16年1月15日才正式纳入江苏省医保支付范围,其在江苏省的销售额占比较高(16年底),产品在16年1季度销售基数较低。2)口服液实现营收0.59亿元,同比增长27.8%,毛利率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表明金振口服液延续了16年的高增长,但增速放缓。3)片丸剂实现营业收入0.57亿,同比增长34%,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天舒片、兰索拉唑片销量增加;4)贴剂实现营收0.4亿,同比增长4.19%。考虑到16年公司的贴剂销售额下滑18%,表明公司贴剂产品(主要是骨科用药,复方南星止痛膏等)销售转暖。5)胶囊剂实现营收1.76亿,同比减少11.78%。胶囊剂主要品种是桂枝茯苓胶囊,预计其有所下滑。
费用管控方面,销售费用增加较多。
本期期间费用率59.55%,同比增加2.42%,主要是销售费用增加较多。销售费用占比43.75%,同比增加了2.65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在16年增加销售人员所致。16年母公司增加约200名销售人员,相应的增加了销售费用。
公司银杏产品参与国家价格谈判,如能落地,放量值得期待。
4月人社部发布44个品种参与国家价格谈判,公司的银杏二萜内酯以及成都百裕的银杏内酯注射液均入选,对比竞品,公司品种日用药金额更低。另外,之前制约公司银杏产品放量的因素是品种没有进入医保目录,而外省销售采取代理模式,代理商销售意愿偏弱。今年银杏产品已经进入国家价格谈判,如果最后能落地,就能解决其不在医保目录,代理商销售意愿不强的问题,带动品种的销售。
盈利预测和评级公司具备以下优势:1)儿科产品进入景气周期,金振口服液预计未来能够保持30%以上增长;2)银杏二萜内酯提供业绩弹性;3)新入医保目录以及上调医保报销比例的品种较多,带来业绩增量;4)进行矩阵式销售的营销改革后,有望带动销售。预计17-19年EPS为0.70、0.79、0.93元,对应4月28日收盘价16.78元,市盈率分别为24、21、18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营销改革效果不达预期;银杏二萜内酯没有通过国家价格谈判或谈判价格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