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行情:稳中有升,成交小幅降温
整体而言,四月三板指数呈现小幅下滑的趋势,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120.50点,比月初小幅下滑了3.38%;三板成指为1,236.74,当月小幅下降0.81%。做市指数表现略逊于三板成指。 估值方面,截止四月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平均估值分别为40.70倍,50.99倍和64.68倍。创业板虽然在各大板块中仍然处于最高,但是与其他板块估值差明显收窄。四月以来,新三板的估值水平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截止四月底,三板PE为18.16,环比下降了0.73%。
成交状况,四月相比三月份成交量小幅下降,做市转让成交量环比下降26.81%,协议转让环比下降12.57%;成交额为200.69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额为89.62亿元,协议转让成交额为111.08亿元。
融资方面纵向对比,2017年4月新三板新增定增预案180例,环比下降31.03%;募集资金方面,四月企业定增预案拟募集121.80亿元,环比下降38.84%,同比下降17.22%;新三板企业实施完成的增发家数为270家,募集资金为85.25亿元。 新三板企业规模在3月持续扩容,2017年4月挂牌企业数为11113家,同比去年三月增加了60.01%。当月新增企业数量为到90家,其中协议转让增加114家,做市转让减少24家;基础层增加95家,创新层减少5家。
追逐资本流向:转板趋缓,并购回暖
截止四月底,新三板共有18家企业成功转板上市,仅有三星建材和伯特利成功转至主板。单月公告挂牌公司上市辅导的企业有26家,环比17年1月、2月、3月小幅下降。行业分布方面,信息技术和基础化工数目最多。
当月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案例共发生12起案例,环比小幅上升。其中100%控股权收购的案例共有3家,分别为津膜科技以4.2亿元并购金桥水科、云赛智联以2.2亿并购信诺时代、东方电子以17.7亿并购威思顿。
年报专题统计:接近六成企业业绩同比改善
截止四月底,共有10554家企业披露了16年年报;在四月披露年报的企业中,业绩为亏损的企业仍然有2129家,占比约为20.17%;同比业绩下滑的企业共计4536家,实现业绩正增长的企业为6018家,此外,还有326家业绩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新三板创新层整体营业收入为3,844.45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24.51个百分点,增速小幅提升。利润方面,2016年新三板创新层整体利润为373.81亿元,较2015年同比下降1.91个百分点,增速小幅下滑。
政策分析:“新三板”地位提升,制度日渐规范
顶层设计方面,4月18日,“新三板”被纳入国家发改委重点工作,地位与创业板并行;4月24日证券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新三板”首入证券法。制度建设方面,4月8日消息,证监会拟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4月17日,深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表示要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截止4月28日,559家公司未披露年报,恐被强制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