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制造业PMI结束两个月的回升后回落,环比表现弱于季节规律,其中生产与新订单指数双双回落,而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行。总体表现出了供需收缩、价格回落、产业结构优化和进出口仍有支撑的格局。未来看,短期内工业加库存周期接近尾声以及地产调控影响的扰动,PMI走势可能继续小幅下滑。制造业指数虽然下滑,但仍处于扩张区间,经济增长企稳的态势短期没有改变,2季度货币政策的收紧和金融监管的强化仍将继续。
(1)供需角度看,产出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回落(-0.4至53.8%),与此对应的是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后重回下行通道(-1至52.3%),与4月份的钢材和煤耗表现相印证。
(2)采购库存角度看,原材料库存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下降,而产成品库存收缩区间有所上升,表明制造业库存量降幅有所放缓,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采购量再次下行。
(3)价格上看,受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部分行业供求关系变化等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双双回落,价格逐渐回归正常化。值得注意的是出厂价格指数时隔九个月之后再次回归收缩区间,体现下游终端需求有所放缓,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回落明显。
(4)进出口上看,进出口扩张速度均有所放缓,我们怀疑近期全球增长特别是制造业好于预期也与中国因素有关,二者相互影响,而伴随着中国制造业景气指数的放缓,进出口也出现了相应的回落。
(5)产业结构上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0.9和2.2个点,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而消费品制造业对稳定经济增长作用不断增强,PMI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至52.2%。
(6)企业规模上看,小型企业有所改善,小型企业连续两个月上升至临界点,而大、中型企业PMI均有所回落,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7)未来看,生产者经营活动预期连续两个月放缓,反映市场向好预期持续降温,短期内经济增长或已现拐点,短期内PMI仍有下行压力。
2、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54.0%),持续高景气区间,整体上表现为需求放缓而价格分化明显的特征,同时业务活动预期持续下行。结构上看,铁路运输,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仍旧表现较好,而房地产等行业持续处于临界点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受制造业放缓的影响回落明显,成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降幅较大。建筑业受益“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效应以及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加快推进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释放的影响,本月上行明显。
3、制造业指数虽然下滑,但仍处于扩张区间,经济增长企稳的态势短期没有改变,货币政策的收紧和金融监管的强化仍将继续。我们认为二季度是金融去杠杆的重要时间窗口,金融去杠杆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2季度金融去杠杆能够取得实际进展,虽然短期对市场有较大负面影响,但全年看,对投资者来讲,反而是好事,经过2季度的调整,股市/债市下半年反而有些机会。否则,金融去杠杆如果没有进展,那么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会一直悬在投资者的头上,压制风险偏好,当前投资者面临的无从选择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心力憔悴难解。从宏观上讲,金融去杠杆的解决不仅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一条活路,也为金融业提供了一条活路。
风险提示:货币环境收紧带来的经济增长风险。正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