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4月份宏观数据预测:CPI1.0,PPI7.0,出口18.2,进口14.0,顺差400(USD)亿,M210.4,M116.0,新增信贷8000亿,信贷余额12.4。
市场普遍看法:经济偏暖难持续
对经济和市场的格局,最新的市场主流预期仍然是:经济偏软+货币偏紧+价格偏高。尽管新公布的1季度宏观数据全面回暖,但市场仍对经济前景存在不少担忧。不少机构认为1季度偏暖的经济态势不可持续,全年经济运行将呈现前热后冷态势。综合来看,担忧经济再回落的理由为:去杠杆下货币偏紧,大宗商品价格未来的回落走势预期,投资的不可持续性等。经济偏平、价格偏高、货币偏紧是市场整体看法,机构间分歧较大,预期分歧略有上升。但经济效益回升也是共识。随着经济底部走稳的时间延长,信心恢复的机构显著增多。
房地产成交显著回落
中国楼市调控主要体现在成交量变化上。调控升级后,各地成交迅速回落。3月份是房地产传统销售旺季,即使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楼市成交还是回升到了接近历史高位;进入4月后,中国楼市成交显著回落,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周成交商品房规模迅速由3月的接近500万平,回落到了接近300万平,回落幅度接近200万平。综合来看,楼市降温非行政管制能实现,需要综合货币、财税等政策。“货币不收、房价不降”,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判断;物业税不出台,地方政府的调控就难真心坚持。
经济忧虑情绪减少,经济效益改善铸就转型基础
虽然不少机构对经济后续回升能否延续持怀疑态度,但当期经济越来越多呈现出的偏暖迹象,还是显著提升了市场整体的信心,PMI指数延续处于扩张区域。经济趋暖的同时,价格回升带来的效益改善,改善了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的财务状况,调整、转型的基础得以改善。
经济回暖抬升股市中枢,短时调整不改年内升势
“经济稳、效益升,货币紧”的格局不会改变,短线来看,持续半月的快速下跌,恐慌情绪和做空动能已经释放比较充分,在经济基本面偏暖的格局下,A股并不具备持续下跌的动力和条件,3100点附近应有较强的支撑。近期市场调整主要受到监管的冲击,市场预期比较混乱,基本面上看空的逻辑在于:周期复苏存疑,主要是库存周期的影响(黑色典型);金融去杠杆监管带来集中抛压;全球再通胀交易被证伪。但从长期看,经济回升+效益改善,将带来未来股市的持续向上行情;整体看,各机构见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分歧仍然较大,股市形成合力过程或要稍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