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增速符合预期,吨浆利润持续提升:根据年报,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9.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2,523.75%。其中,血制品收入13.05亿元(成都蓉生),同比增29.08%,实现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51.45%。
蓉生全年采浆683吨,预计投浆量在600多吨,吨浆利润约75万元左右,相对2015年显著提升,我们推测主要是受益于产品收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今年一季报,血液制品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蓉生整体1.4亿元),同比增56.29%,按此推断,预计一季度吨浆利润已提升至80万元以上。可见,公司运营效率正在产生实质性改善,考虑到蓉生凝血因子Ⅷ已经入CFDA第十五批优先审评名单,有望于年内获批生产,预计2018年公司吨浆利润有望提升至85-90万元。
重组进程过半,浆量+吨浆利润双重弹性打开中长期发展空间:重组第一步获得股东大会批准,疫苗资产实现剥离,公司已经成为拥有蓉生、中泰两个牌照的纯血制品公司。武汉所、上海所、兰州所下属血制品公司已经成立,并完成三证转移,仅剩土地、房产等产权过户等工作尚未完成。根据公司承诺,三所血制品资产将于2018年初注入成都蓉生(上市公司不再增发新股),届时公司将拥有血制品牌照5个,在手浆站49个(全行业最多),当前采浆不足1200吨,管理改善后增长弹性巨大;品种方面,5家子公司血制品文号共计12个,若未来得以获批集团内血浆调拨,吨浆利润的增长亦极具想象空间。
新帅接棒,血制品龙头搭配专家管理团队,经营拐点有望到来:根据4月25日公司董事会决议,魏树源先生辞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职务,付道兴先生接任公司总经理暨公司法定代表人。付总现任成都蓉生总经理,在血制品领域从业超过20年,管理经验丰富,其接任上市公司总经理职务意味着公司将摆脱疫苗专家领导血制品业务的管理格局,公司将拥有一支聚焦血制品的专家管理团队以及一套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下属5家血制品公司的业务和资源将得到充分整合,运营效率有望全面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47.16%、27.08%、18.52%;净利润分别为6.59、8.50、10.82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36X、28X、22X;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未来12个月目标价为60.00元。
风险提示:行政审批事项较多,重组方案实施有可能慢于预期;流通股东对方案对价不满意,致使重组进程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