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期来看对公司发展具有正面影响;高管较高的参与比例更是传递了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同时,作为国企混改的主要方式之一,员工持股计划已成为众多投资者所关注的事件,而通过量化的方法对该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捕捉由此产生的投资机会。
认购非公开发行类型的员工持股计划近期数量减少。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单季度认购非公开发行类型的员工持股计划数量占比基本可维持在25%以上,但近段时间这一比例持续下滑,至2017年一季度仅6.25%。主要是由于非公开发行的监管日趋严格,对该类型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建议在员工持股计划预案发布时布局。员工持股计划预案发布日股价效应最为显著。其中,二级市场类型的员工持股计划在预案公告日后具有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推荐长期持有;认购非公开发行类员工持股计划在预案公告日后,短期内具有明显超额收益,但持续性较差。
关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成的股票,若完成当日低于持股计划收购均价,短期超额收益较可观。购买完成日,上市公司将公布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收购均价,当二级市场价格低于收购均价时,市场对其股价回补的能力较为看好。短期内存在3.9%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的胜率高达67%。但当二级市场价格重回收购均价之上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也将失去动力。
关注高杠杆率、高高管认购比例的员工持股计划。相对于普通员工,高级管理人员具有更强的信息优势。高管认购比例越高,反映出其对公司未来的股价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员工持股计划的优先资金往往是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担保,杠杆率越高也体现出其对股价的表现更有信心。
关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所发布的员工持股计划。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预案后,其股价效应显著强于该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这是由于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强,进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能力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