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结论
(1)整体社会融资需求(信用收缩)处于收缩过程;
(2)信用收缩的力度还不强,因为“标”类资产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被“非标”类资产的扩张所冲抵;
(3)“非标”类资产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收到金融监管政策的影响,而受货币利率政策的影响程度较小;
(4)社会融资需求的第一个折点发生在2016 年11-12 月份,以此为折点,“标”与“非标”的同步扩张转化为“标”类资产收缩、“非标”类资产依然扩张。这意味着对利率市场而言,压力最大的时期已经度过。
(5)伴随3、4 月份以来金融监管政策的密集强力出台,预计“非标”类资产的扩张也将出现折点,这一折点的出现则意味着整体信用扩张进入加速回落时期。即便货币政策紧平衡,加速回落的信用扩张也会导致利率出现拐点下行。
总体来看,由于社会融资需求总量已经出现了拐点下行,因此社会利率继续冲高的概率很小,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针对于“标”类资产的变化来施加力度,非标类资产的增速变化则是影响社会融资需求的边际力量,如果其出现拐点下行,则即便货币政策紧缩,也抵抗不了社会融资需求的加速收缩,在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中一样可以产生债券的牛市、利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