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伪金叉”如期减少
上期我们指出,M1增速再度加大领先M2增速的现象不能长久,M1增速远高于M2增速的状态,主要是资金“脱实向虚”的结果。金融监管加强的基本目的,在微观上是“降杠杆”,在宏观上则是治理“脱实向虚”,引导资金回流实体;因此,金融监管强化杠杆控制的结果,必然是M1比M2更快速的回落,货币“伪金叉”现象得以逐渐减弱,并最终消除!
信贷长期化倾向延续
投资是中国经济工作的“抓手”,稳增长就是保投资,保投资就会带来信贷长期化的现象。当前政府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是以PPP促进基建投资的增长,信贷长期化态势的形成,表明政府经济工作的成效开始显现。2016年以来,信贷资金长期化趋势明显;2017年,这种格局得到延续。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中国的货币环境是“存量过多、增量不足”,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判断。“货币偏紧”主要是指货币增长相对于过去长期高速增长状态的回落,就目前货币增速而言,相对于经济增速、物价增长,当前的货币增长还是适合的,并没有实质性收缩。
货币利率上升不改民间借贷利率平稳走势
尽管3月份货币市场压力依旧,资金紧张态势延续,但实体借贷领域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借贷市场稳定,利率维持平稳。即使是最为市场化的民间借贷利率,也依然保持了平稳态势。货币、信贷的弱增长态势,并没有影响到实体领域的流动性格局,市场借贷利率基本稳定。
货币偏紧不改股债双升趋势
对央行来说,2017年总的难题,仍然是使货币增长不至下降过速,对冲性的降准仍是可能选择。股市底已磨出,经济、货币平稳和工业价格回升带来的效益改善,将是市场回升的基础;雄安新区设立或成市场年报行情催化剂。债市由于和货币市场的链接更加紧密,受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长期持续的影响,调整压力更为巨大。在资金压力下,当前货币市场利率调整过度现象显著。随着货币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化,基准利率过高局面将逐渐得到修正。
货币趋紧态势仍将延续,但再下降空间有限
出于经济“托底”和避免金融市场大波动的目的,中国的信贷和货币增长将以“平稳”为主,货币环境的整体格局是“稳中趋紧”。2017年M2在10-12间将是政策合意水平,低于10的货币增速是不会被接受的,也难使中国经济在转型阶段保持平稳。为维持适度的货币增长,中国央行将努力保持适度的基础货币投放和信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