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解决流动性问题可能是新三板“二次创业”阶段的重点。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推动投资端的发展,将会是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和交易制度两者互为因果,需要以全局的高度去规划设计。
从交易制度比较通用的部分着手进行改善,让市场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无疑会对市场建设和未来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这也为市场的活化和下一步扩充做好铺垫。在交易制度逐渐完善、市场逐渐规范的过程当中,对于二级市场交易准入资格适时予以调整,特别降低个人投资者门槛,才能真正地活跃市场。
以基金到期为契机推出大宗转让平台,同时引入更多的股权投资机构,包括社保、保险资金等等,把新三板引导成为股权投资的主阵地,极大地提升整个一、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才能解决新三板“二次创业”阶段供给侧推动投资端的核心问题。
自2016年12月起,做市转让企业数量进入下行通道。在新三板企业数量依旧保持扩容的背景下,做市转让企业占比一直在下降。协议转让方面,我们建议在“一对多”的协议转让交易方式基础上推行普遍集合竞价的交易方式,至少恢复到老三板集合竞价、配对成交的程度。
竞价交易更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发现,随之而来的市场投资也会更加顺畅和活跃。
大宗交易平台迫在眉睫。2017年,原始股东解禁以及新三板基金产品面临集中到期,新三板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现阶段矛盾更加突出。
我们建议借鉴上交所、深交所的大宗转让机制引入新三板大宗交易平台,使得大额资金投资有一个退出的端口。在疏导退出渠道、缓解大量抛压的同时,引导新进机构投资者等长线资金入场,有助于新三板整个投资链条的完善,促进市场投资的活跃度。相应地,还需要打通二级市场与大宗平台之间的通道,把未来可能的竞价交易与大宗转让结合起来,以大宗平台促二级市场交易,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反过来也为大宗转让提供价格标准,形成良性循环。
在“二次创业”的制度建设创新期,需要对市场主体需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包括企业和投资者教育,以及中介机构的引导,避免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