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业摘牌加速进行时。今年截止到3月28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已有47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摘牌数量的56家,而去年前3月的摘牌家数为零。2017年1月、2月、3月(截止3月24日)的摘牌数量分别为8家、13家、26家。3月21日,共有10家新三板公司正式摘牌,创今年单日摘牌企业数量新高。
摘牌可分为主动摘牌和被动摘牌。主动摘牌的公司里,一种是公司有其他的规划,比如IPO或者是被并购。这跟现在新三板市场的政策不明朗有着关系,同时,2016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核发批文的速度逐渐加快。此消彼长之下企业主动?另谋高就?也是理所当然。另一种可能是企业没能在新三板很好地融资和发展,选择退市重新私有化。
公司自身主动放弃挂牌和强制摘牌存在相似之处。这一类型的企业数量更多,所占比例更大。自身出现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在诚信规范这些底线原则出现了问题;第二是公司经营不善,承受业绩压力,在这个年报披露的时间阶段更加容易选择离开。随着监管在不断加强,新三板市场将最终实现以量取胜到质的飞跃的核心转变,未来主动申请摘牌或是被动被摘牌的企业还会增多。
从制度政策的角度出发,新三板退市制度应尽快得到完善和落实。既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有助于企业主动摘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对于准注册制的新三板市场,退出和进入同样重要。另一方面,优质企业的流失证明新三板对于他们的吸引力还不够,唯有解决二次创业中最核心的融资供给问题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挂牌新三板,让企业在新三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也才能留住企业。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应做到诚实守信、规范运营。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双创’战略,新三板在支持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三板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监管部门对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今年新三板有望迎来一波政策红利。而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挂牌企业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遵守就是享受新三板市场一切制度红利的前提。
新三板?摘牌潮?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来自主板市场传递的阶段性趋势,而更大程度上是退市制度在走向常态化的必然结果。这既对现有市场提出了某种挑战,也是向着未来市场进行调整和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