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业绩稳步增长。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17.43亿元,同比增长6.7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7.43亿元,同比增长6.67%,EPS0.97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1.3亿元,同比增长9.34%,公司拟每10股派1.94元。从分项收入来看,基建、疏浚、设计和装备制造分别实现营收3564、303、263和259亿,同增3.54%、-9.74%、7.71%和7.95%。
毛利率小幅下降,海外业务盈利能力强于国内。
2016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9%,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海外业务毛利率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至15.71%,高于国内的14.7%。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基建、装备制造和其他业务改善被营改增的负面影响抵销。公司三项费用率(销售、管理、财务)为8.39%,较上年同期增加0.73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提升0.7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市场开拓以及研发费用的增加。
合同充足,海外及PPP订单大幅增长。
2016年公司新签合同额7308.02亿元,同比增长12.38%,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10997.52亿元,同比增长26.8%。分地区来看,海外地区新签合同额为2237.7亿元,同比增加43.17%,占公司新签合同额30.62%,较上年同期提高6.74个百分点。分业务来看,基建作为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额达6124.15亿元,同比增长13.52%,其中以PPP形式为主的投资类项目(1555.38亿)增长最为显著(+81.07%)。在政府大力推行PPP的良好环境下,新项目落地速度不断加快,公司2017年将受益PPP良好的现金流及较高的毛利率。
海外优势显著,继续完善“一带一路”布局。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已经在铁路、道路与桥梁、港口建设等领域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方式部署完成了一批示范性项目,率先制定了《海外优先发展专项改革实施意见》。作为“走出去”的先行者,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将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85/200/213亿元、同比增长10.3%/8.4%/6.7%,每股收益分别为1.14/1.24/1.32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6/15/14x。我们认为目前A股估值基本合理,暂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