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平稳。前期稳增长政策带来的基建投资高速增长继续对生产面形成支撑,高频数据显示3月份生产面继续维持平稳增长态势。考虑到基数因素,我们预期3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放缓至6.2%水平,企业生产活动依然旺盛。经济基本面持续企稳回升状态下,1季度GDP增速将达到6.9%甚至7%左右。这将明显的高于政府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相应的政府稳增长的诉求将有所下降。
经济自身周期复苏乏力,需求回升依然依赖于稳增长政策。从1-2月需求结构看,经济自身周期复苏乏力。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均略有回落。考虑到房地产调控加强和房贷收紧后,高频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销量明显下降,房地产需求下滑将带动投资增速逐步放缓。而制造业为中间产品行业,投资增速跟随房地产和基建等终端行业需求变化。包括最近快速上涨的挖掘机等设备类投资,从历史上看,也是滞后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1-2月需求回升主要依赖于基建投资,显示未来需求走势依然由稳增长政策决定。
政策趋紧带来需求放缓压力。一方面经济增速提升减缓政府稳增长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工作定调审慎,财政货币政策发力均会减弱。财政政策以减税降费为主,相应的支出将受限,同时近期今年地方政府债务额度由5万多亿调减至3万亿,前3月地方债发行额同比减少6000亿元左右均显示财政发力在减弱。而货币政策也将不断趋紧,根据今年M2和社融增长目标,估算全年新增贷款和社融同比增速分别为12万亿和18.7万亿左右,前两个月投放节奏已经快于往年,未来几个月央行将通过广义信贷管控和窗口指导来控制信贷社融投放,特别是对于资产规模扩张过快的城商行,受MPA考核约束,信贷社融投放能力将明显下降。信贷社融增速下降将带来未来需求放缓压力。
通胀压力继续减轻,工业品价格同比越过高点。如我们之前在专题报告中所述,本轮工业品价格上涨由于缺乏工业生产扩张,因而无法带动CPI上涨。高频数据显示3月猪肉和蔬菜等食品价格继续下跌,环比跌幅与去年同期相当,导致3月CPI同比可能保持与2月份相当水平,我们预测为0.8%。这将带动对全年通胀预期的下调。而工业品价格环比增速继续放缓,同时基数效应增强,工业品价格同比降越过高点,逐步开始放缓。
政策变化将带动需求走势转变,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这轮经济企稳环境下供给弹性有限,导致企业营收增加转化为利润提升,而未通过就业扩张分配至居民部门。因而观察企业盈利状况和工业品价格容易高估经济回升力度。虽然年初生产面继续保持企稳回升态势,但生产变化一般滞后于需求,而需求走势又滞后于货币。政策趋紧态势下信贷社融收紧将带动未来需求放缓,进而在年中左右传导至生产面。未来需求存在放缓压力,而三四月份信贷社融数据将是判断未来需求放缓时点和速度的关键变量。我们预计三四月份信贷社融将出现同比回落,带动需求在二季度后半段开始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