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加11.3%;实现归母净利润7716万元,同比减少18.6%。公司预计2017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2900-4000万元,同比增长29.4%-78.4%。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
产品价格下跌拉低业绩,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在农药整体行情偏弱的形势下,报告期内公司销量依旧以20.8%的较快速度增长,但因其部分产品价格、毛利率有所下降,收入仅同比增长11.3%。报告期内公司农药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至20.1%,中间体及其他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毛利率的下降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绝对数额同比减少760万元,加之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000万元,共同拉低业绩。我们认为随着农药行业补库存周期的到来,以及公司新建生产车间的投产,公司有望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农药补库存周期持续,行业景气度回升。全球农药行业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杜邦六家跨国公司占据全球农药市场超75%的份额,而我国农药企业多为以上国际农药巨头提供原药。
16年下半年至今,跨国巨头库存处于相对低位,补库存行情的启动带动海外需求回暖。2016年Q4,农药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40.4%,其中除草剂增长43.1%,杀虫剂增长41%,杀菌剂增长43.1%。2017年1月份出口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其中除草剂出口同比增长46.5%,杀虫剂同比增长42.5%,杀菌剂同比增长16.9%,行业景气度回升。
农药品种差异化,公司研发实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突出。公司农药产品主要走差异化路线,避开传统大宗农药产品的红海竞争,挖掘氯氟吡氧乙酸、精恶唑禾草灵、异恶唑草酮、噻虫胺等蓝海农药市场,因而公司大部分产品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同样也是因为公司产品较多,造就公司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快速响应能力,自主开发了多种合成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能力。公司目前在运7个车间,平均每个车间对应约1.5亿收入。上市后,公司产能扩充步伐加快,后续将逐步完成新厂区项目,规划增加车间17个左右。且公司目前已经开发储备的产品项目较多,主要披露的7种产品收入占比由13年的86.9%降至16年的51.3%,后续新品种放量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1.44元、1.86元、2.4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46倍、36倍和2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项目进度或不及预期、农药价格走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