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在经济周期理论中,我们当前仍面临长周期的下行和短周期的见顶回落,市场争议于中周期的企稳力度,但仍难以改变长周期变化带来的预期隐射压力,这使得我们会理解当前周期和传统板块在A股市场相对价值远远大于绝对价值(即相对的估值修复价值大于绝对估值提升价值),而成长板块恰恰相反,其绝对价值远远大于相对价值。
2月份PPI同比增速快速攀升至7.8%的高位,CPI仅为0.8%,我们判断CPI短期见底,而PPI短期可能已经见顶。A股市场预期先行,我们认为沿着中周期企稳逻辑而带来的估值修复过程基本趋于尾声,市场将逐渐重归成长逻辑。当然我们在估值收缩之困中提出,2017年有较多成长股仍然面临来自流动性环境变差所带来的估值下行压力,至今我们仍维持这个判断,但这并不妨碍相对机会开始转向成长板块。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改革串联,从供给侧改革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带一路到重点领域改革,诚然这些改革在2017年的推进意图较为坚决,其对应的市场机会仍将持续发生,但我们仍然将注意力放到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随后万钢在周六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会上强调,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部署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脑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等项目,当前正制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规划,两会后会有所公布。此外,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产业等领域,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布局的新兴板块。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将逐渐带动市场的投资逻辑向成长领域再次切换。
短期市场仍然承受着来自流动性调整的压力(一旦经济企稳的逻辑开始变化,这种压力就会释放出来)。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MPA监管增强的境况下,2月M2增速回落至11.1%,表外融资大幅下行,信用扩张增速的回落预计仍将持续。再加上美联储的连续加息预期上升,全球流动性趋紧的压力同样在加大,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伴随着成长逻辑的回归,板块上我们相对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材料,5G产业链和人工智能。个股方面建议关注钢研高纳、中钢国际、巴安水务、潍柴动力、银轮股份、百润股份、蓝思科技、当升科技、贵研铂业和赣锋锂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监管政策行为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