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数据超预期
据海关总署数据,2月份进口1292亿美元,进口当月同比增长38.10%。按照人民币口径,进口当月同比增长44.70%,远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3.10%。剔除春节因素,2017年前二月进口(美元口径)累计同比增长26.40%,进口数据较预期的明显更为乐观。
经济复苏驱动进口高增长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过去三年,中国的原油进口规模占进口金额的9%左右,铁矿石进口规模占进口金额的4%左右。此外,煤炭、钢材、成品油,也是中国进口的主要大宗原材料。
经济复苏,必将驱动进口高增长。随着经济复苏,生产加速,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将同步增加,进口规模势必增长。回顾过去20年,每当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出现改善,进口增速也会出现同步改善;特别是在2001年11月和2009年1月开始的两波经济大复苏,同步特征最为明显。对工业增加值和进口金额增速做回归分析,发现两者相关性高达73%。
汽车、铁矿石、塑料、机床进口量全面改善
2月份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8万辆,累计增长41.1%;天然橡胶进口量增速也在2016年三季度触底反弹,转负为正。2月份铁矿砂累计进口1.75亿吨,累计增长12.6%。2月份,原油累计进口255亿美元,累计增长70.1%;下游石化产品需求释放明显,初级形状的塑料累计进口472万吨,累计增长30.9%,而2016年进口量下降了1.5%。2月份金属加工机床累计进口1万台,累计增长3.5%,为2015年3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新的一波经济复苏或已经到来,国内需求正在逐步释放
市场对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存在担忧,部分人士认为这一波经济反弹是由供给侧驱动的,中国经济没有需求支撑,反弹或不可持续。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汽车、钢铁、化工、机床等各个行业都开始景气复苏,已经无法用供给侧驱动进行解释;考虑到消费、投资、生产等都出现了明显改善,可以大胆推测,新的一波经济复苏或已经到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逐步释放。
看好价值股和周期股,包括家电、白酒、钢铁、水泥
国内经济复苏,消费升级,周期复苏,看好价值股和周期股,包括家电、白酒、钢铁、水泥的投资机会。
存在风险
贸易逆差或带来政策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经营构成负面冲击。房地产投资或有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