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前夕的基建行情有明显的“炒地图”特征,是近年来十分少见的。本轮行情有三大催动因素:供给侧改革扩围、一带一路预期渐起、部分省份超预期投资计划。其中新疆、西藏两省高投资目标信号效应明显。
全国投资目标增速和实际增速之间存在大约3%-5%的缺口。2013-2016各省汇总的计划投资增速与实际投资增速的缺口分别为2.0%、4.2%、5.6%和3.4%。总体看,除了2016年缺口略有缩小外,2013-2015投资增速的缺口在逐步增大,且大致在3%-5%区间浮动。分区域看,西部地区目标投资增速较高,东部地区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较好。新疆、东三省、山西等地历年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较差,天津、四川、重庆、西藏等地历年投资计划完成较好。
地方投资不及预期的背后是需求周期的轮动。2011年后,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制造业投资和工业企业利润拾级而下,民间投资下行尤其显著。地方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把控主要在于基建类投资,对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力相对较弱,这构成了每年地方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缺口的基础。中西部部分省份产业结构较为传统,受周期冲击影响较大,使得其历年缺口较大,计划投资完成率不高。部分省份(如天津)背靠国家重大战略,制造业投资逆势上扬,这构成了这些地区计划投资完成情况较好,经济发展迅速的基础。
2017年地方汇总计划投资增速12.4%,我们判断今年的缺口仍将在3.4%左右,预计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同时,考虑到今年地方政府投资热情趋涨,我们不排除缺口进一步缩小的可能。
区域方面,结合历年地方投资表现、2017年工作规划、国家战略等因素,我们重点推荐新疆和天津两个板块。新疆方面,尽管新疆历年固定投资实际增速与其计划值有不小缺口,但基建投资受政府把控力度更大,可信程度更高。2017年新疆基建投资计划为4760亿元,同比增长58.7%,且对公路、铁路、机场等细分领域投资作出详细规划,这是前几年没有的。考虑到新疆新任书记今年履新,政府对规划目标的执行力度也有望加强。
天津方面,天津历年来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较好,2015年全市制造业投资逆势增长18.6%,GDP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2016年预估增长9.0%,2017目标8.0%)。天津的强势增长与背靠国家重大战略,充分享受战略红利有直接关系。今年适逢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出台三周年,三省交通一体化初见成效,产业协同、环保协作、人才流通等领域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相关机会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改革推进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