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2.0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低480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74万亿元,比上月增加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42亿元。
第一,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回升。1月,新增非金融企业贷款1.56万亿元,相比上月增1.06万亿,占当月新增贷款比重为76.8%,上升至2016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图1)。其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为1.52亿元,相比上月大幅增加8246亿元。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大幅回升或与基建PPP项目发力、企业盈利改善带动补库存需求回升以及出口形势好转等因素有关,这也表明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正在回升。
第二,居民部门信贷占比下降。1月,新增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6283亿元,占当月新增人民币货款的比重由2016年7月最高点时的103%下降至31%,表明居民部门开始“降杠杆”。如果这个趋势延续下去,2017年房地产价格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金融条件。
第三,“M2-M1”负剪刀差大幅收窄。由于M2增速保持不变,M1增速下降较快(1月,M1增速相比上月降低6.9个百分点),使得“M2-M1”增速剪刀差继续收窄(图2)。这表明非金融企业正在将更多期限较短的活期存款向期限较长的准货币转化,前期企业持币观望、投资意愿不强、资金“脱实向虚”的状况开始得到纾解。
第四,银行体系流动性继续承压,资金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考虑到金融机构“早投放、早收益”的发展策略,近期信贷仍有望较快增长,这需要相应的货币补充。但无论是基础货币的形成、临时流动性便利到期还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意愿,货币供给都难以进一步扩张,资金供需的错位将使得银行体系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2016年12月,央行新增外汇占款余额相比11月减少3178亿元,降幅相比11月收窄,但仍未摆脱外汇占款下降局面,这加大了基础货币被动收紧的压力。从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意愿来看,今年年初以来,央行通过提高MLF等利率方式进行变相加息,表明其通过“货币总量稳、价格升”的政策组合倒逼金融机构去房地产等领域杠杆的政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