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2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和200亿元28天期的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较上次操作均上调了10个基点。同一天开展的SLF利率也全线上调。市场普遍解读为“加息”,并在此影响下,春节之后首个交易日股市有所下跌。那么,是否可以真的认为央行已经开始加息周期了呢?我们认为不能这么理解。
首先,这只是央行构筑市场利率走廊上线的一个举措,目的在于提高短期利率水平,提高虚拟经济加杠杆的成本,抑制金融杠杆的上升。其作用范围主要是针对金融领域。此外,市场消息称1月份信贷规模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此举也是防范信贷规模继续大幅增长。我们在年度策略中提到,今年的货币政策组合中包含“紧信贷”,那么控制信贷规模就有必要采取价格措施。所以对此次短期资金价格上调不用过度解读。
其次,不宜把短期资金价格上调解读为加息,甚至联想到加息周期到来。回顾近十年来的两次典型的加息周期,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经济过热,通胀攀升,换言之,实体经济过热是加息周期启动的前提条件,而目前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新常态下经济L型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而且物价水平也仅仅是刚刚回归到正常水平,通缩刚刚过去,目前提及通胀为时尚早,不具备防范通胀的条件,加息周期开启的担忧过于悲观。那么怎样来看待此次资金价格上调带来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局部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对债市的冲击,对股市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一直强调,目前研究股市已经不能局限于企业盈利和无风险利率水平的变化,应该在资本过剩和资金脱实入虚的大背景下观察资金在不同大类资产之间的流动。股市的相对吸引力在债市去杠杆的背景下会有所提升。此外,从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来看,虽然1月份数据不及上个月,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企业盈利改善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实体经济的好转在业绩面上支持股市继续向好。
资金价格上调,对于市场风格方面有一定影响,有利于中小盘板块走强。自去年二季度末以来的蓝筹股走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蓝筹股的价值重估,分红的因素,使得蓝筹股有类债券的属性,在此情况下,蓝筹的投资价值引起市场关注,并形成了将近三个季度左右的蓝筹走强的行情。与此同时,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高估值板块持续走弱。资金价格的上调,有望改变这种市场风格形成的基础,中小市场成长股有望扭转颓势。
我们自一月份提示布局以来,一直对市场保持信心,并提示关注创业板止跌的信号,而且于上期指出创业板止跌信号已经出现。目前我们继续看好一季度的行情,可以加大成长股的布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