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港股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值最大的公司,其中微型声学动圈器件业务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非声学业务深入苹果产业链并不断挖掘安卓手机市场需求,逐渐成为公司核心驱动力。
受益新一轮升级周期,声学龙头延续中高速增长
公司动圈器件业务已占据3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2016年前三季度动圈器件收入达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延续中高速成长,声学市场先驱者地位得以巩固。随着微型音箱的进一步渗透、防水/立体声微型音箱的采用率逐渐提升,公司将受益于新一轮声学器件升级周期,未来成长空间仍较为乐观。
非声学两大主力方兴未艾,独特解决方案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无线射频及触控马达业务两大非声学业务营收占比近年来快速攀升,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达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占公司总营收的38%。无线射频业务2016年已承揽20余个项目,并陆续攻入OPPO、三星、华为供应链。触控马达业务深入苹果供应链的同时,正加速渗透安卓手机市场,届时将进一步拉动公司线性马达的出货量。
光学产品陆续量产,前景几何尚待观望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备战3D玻璃量产,预计于2017年初建立50万片/月的产能。2016年公司已实现前置800万像素及后置1300万像素镜头的自主设计及量产,且已开始承揽客户订单,配合音圈马达共同出货增加产品竞争力。面对光学领域激烈竞争格局,公司能否成功占据一席之地尚有赖于能否承揽更多项目,以及其综合解决方案能否取得市场认可,我们总体上持谨慎态度。
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考虑到新一轮声学升级继续受益声学巨头瑞声科技,非声学业务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逐渐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3.21元、3.95元和4.51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1%,延续中高增长。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的结果,我们认为给予公司2016年1.15x的PEG属于合理水平,对应股价为人民币78.43元(约合港币89.00元),对应公司2016年24x的PE和2017年20x的PE水平,首次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声学器件升级迟缓;下游手机产品销售大幅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