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将健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调整机制,促进疫苗质量提升和接种安全,并加强疫苗流通全过程管理。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1.意见有利于疫苗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意见“鼓励和支持国内疫苗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支持新型疫苗特别是多联多价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疫苗的质量安全问题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民众对疫苗监管的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恢复,疫苗市场仍然具备长期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此次意见的发布将促进疫苗生产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规范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疫苗产品质量。针对传统疫苗同质化竞争严重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意见鼓励新品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可在达到相同免疫效果前提下大幅减少接种次数,是疫苗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建议关注疫苗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智飞生物(300122)、天坛生物(600161)、沃森生物(300142)和康泰生物(300601)。
2.推动二类疫苗纳入免疫计划,完善免疫体系
意见提出要“逐步推动将安全、有效、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接种服务”。 我国免疫规划政策将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疫苗免费接种,几种主要疾病覆盖率超过99%;而二类疫苗自费,虽然民众免疫意识逐渐增强,但接种率仍较低。且二类疫苗中的乙肝、流感、Hib结合疫苗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受负面事件及GMP认证到期影响批签发数量不稳定。将二类疫苗纳入免疫计划将完善国家免疫体系,有望促进二类苗接种率的提高,促进疫苗行业整体持续发展。
3.加强冷链配送管理,利好大型医药流通龙头
在确保疫苗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流通全过程管理以确保接种安全。“山东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流通领域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出台了新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此次意见在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省级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指导疫苗生产企业选择确有较好冷链储运条件的配送企业,发挥集中配送的效率优势”。意见将净化疫苗行业流通体系,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医药流通企业可通过与生产企业和疾控中心合作,直接参与到疫苗流通环节。但目前中国医药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冷链管理有望逐步规范化,就现阶段而言,我们认为硬件实力强的药品配送龙头将成为配送商的首选,建议关注嘉事堂(002462)、九州通(600998)、上海医药(601607)和国药股份(600511)等,此外,工业制冷设备生产商大冷股份(000530)也存在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药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