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启了昆明城市发展新纪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02-06 09:23: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指数并非严格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两者之间的依附指数高低还取决于铁路线上各节点城市的吸附能力大小。各节点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随时间变化(联结顺序)而变化,随着空间距离拉长而衰减或增强。

1997年,南昆铁路开通,将昆明市与华南地区主要城市连接成线;当年,云南省铁路营运里程增至2000公里;20年后,铁路里程达到3600余公里,联结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的主要大中城市高铁路网已成型。前不久,自东向中西梯度推进建成的沪昆高铁全线开通。昆明由此接入中国高速铁路网,直通北上广深四大中心城市,能快速地通江达海,高铁开启了云南和昆明的发展新纪元。

近五年来,每逢春运,选择高铁出行的旅客占比不断上升,2013年至2017年依序分别为30.4%、36.6%、44%、51.5%和55.5%。一切系统都有网络结构,各城市(节点)和交通网络(尤其铁路网)构成了城市网络体系。可以推断,一旦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潜能被调动起来,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连接性就会增强,从分割走向融合(干中学)、竞争趋向合作(共生)并非不可能。

每条新建的高铁开通运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异变,不同地域空间的城市的吸附能力指数也会攀升。作为终点城市的昆明提供了极佳例证。联结上海和昆明市的客运专线沿途共设有54个站点,有17个城市的站名中含有“南”,含“北”的有9个,也有一些地级、县城站点中含有“东”和“西”的站点合计有7个。综合比较发现,昆明南站极为典型,反映出昆明未来会向着“南”部扩张。地铁1号线已延伸至昆明南站,城市轨道交通联结起长途汽车站、机场和高铁站。已投入使用的昆明南站设有30个站台、30条客车到发线,预计2020年之后年均发送旅客3120万人次,2030年后年均发送旅客4693万人次。此前,西南地区有过成功的典范,那就是成都东站,2011年投入使用时仅有8对旅客列车,到2016年6月调整运行图之后日开行了123对旅客列车。

在高铁未开通前,依铁路车次测算的昆明吸附指数仅5.9;沪昆、云桂等客运专线开通后,吸附指数升至13.3。为方便横向比较,参照城市自然是贵阳和南宁两个枢纽城市。2014年开通高铁前,贵阳吸附指数16,南宁18;开通后,贵阳变为20.7,南宁升至21。成都和重庆的吸附指数分别为21.7和16。加总后,西南五省市区总吸附指数由77.4升至92.6,昆贵成渝四大城市总吸附指数由59.4变为71.6,滇黔桂三大省会城市总吸附指数由39.9升至55.1。

2014年12月,连接贵州、广西和广东的两条高铁干线——贵广、南广高铁开始运营。深处内陆的贵阳与珠三角、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联系顿时变得紧密起来。粤桂黔三地也从竞争走向合作,合力打造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据统计,2015年贵州接待广东游客1459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增长39%;去年上半年,广东赴黔游客2562万人次,被称作为井喷式增长。基于此观察,延续多年的滇黔桂说法已被改为“滇黔桂粤”,内陆城市昆明成了通过高铁联结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

对西南和华南地区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在谋求城市和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道路上,必会采取更加切实的具体行动。通过合作祛除各管一亩三分地的固有认识,从分割走向整合的一盘高铁经济区的发展大棋局指日可待。在沪昆客运专线上的城市带样本组中,依据依附指数进行联系紧密度排序,依次为上海、贵阳、长沙、杭州和南昌;以贵阳作为节点,联系紧密度排序又为上海、杭州、昆明、长沙和南昌。

通过测度国内主要大中城市与昆明的空间联系,笔者发现远距离(主要是航空)的较为紧密城市组中,北京最高,昆明对北京的依附指数为407,其中铁路指数为22,航空指数为385。其次是广州,依附指数372,铁路58,航空314;再次是成都,依附指数325,铁路7,航空318。近邻城市组中,联系最紧密的当属玉溪,公路吸附指数高达810;其次是曲靖和贵阳,铁路依附指数分别为108和81。可见,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指数并非严格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两者之间的依附指数高低还取决于铁路线上各节点城市的吸附能力大小。各节点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随时间变化(联结顺序)而变化,随空间距离拉长而衰减或增强。

诸如城市和高速铁路这样的复杂系统,通常会拥有独特的复杂网络结构,比如集聚性,时空演化性。在高铁联结而成的城市体系网络中,各主要节点城市可能会形成兼具分岔和混沌等复杂非线性关系的动力系统。经验证据表明,对大多数国家的航空网络,点度服从截尾型幂指数分布规律;对高铁网络而言,点度服从漂移幂律分布。京沪穗深汉五个超大城市,始发(终到)车次占全国80%左右;完全符合美国学者G.K.齐普夫提出的Zipf定律,也即20%左右的特大城市拥有80%左右的动车组列车车次。五个超大中心城市作为集聚和发散点,向全国吸附和辐射。

对昆明这样的城市而言,吸附能力提升确实为经济升级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能否真正做大做强还需其他条件的支持。

(作者系济南大学中国城市与高铁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