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月信贷新增1.04万亿,超市场预期,同比多增近4500亿,环比多增近2500亿,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超预期投放(接近7000亿),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虽环比下滑,仍保持在较高水平(4217亿)。展望2017年,汽车购置税减免力度缩小、以及地产调控政策下预计居民部门加杠杆放缓,同时更加强调防风险降杠杆,预计资金脱虚入实,环比较16年情况改善,企业部门贷款增加,信贷结构优化,叠加货币中性条件下需要信贷政策支持PPP等稳增长项目,预计2017年信贷增长仍将相对宽松。
2016年全年,信贷新增12.65万亿,同比多增9257亿主要来自居民部门(2.46万亿),而企业部门新增贷款萎缩1.28万亿。具体看,(1)居民部门新增6.3万亿,占比50%,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主因购房导致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增5.68万亿,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至45%,居历史高位;(2)企业贷款新增6.1万亿,同比下滑1.28万亿,占比下滑15个百分点至48%,主因短期贷款同比少增较多,以及监管加强导致票据融资萎缩。
2、12月社融新增1.72万亿,同环比小幅下降,符合季节规律,但高于市场预期,偏差主因表内人民币贷款以及表外融资增长强劲,表外融资多增部分源于债券市场调整致部分融资需求转向表外,包括前期地产企业发债受限转向非标融资,同时由于考核压力年末表外融资季节性增长较多;债券市场调整,大量企业延迟发债,债券净融资-1047亿,为2002年有统计以来最低;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外币贷款继续萎缩(-390亿)。
2016年末社融累计155.99万亿,同比下滑0.5个点至12.8%;16年全年,社融增加17.8万亿,同比多增2.4万亿,主要来自人民币贷款(12.4万亿,占比70%)、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股票融资;而承兑汇票由于加强监管,全年净减少近2万亿。
展望2017年,预计信贷政策仍将相对宽松,预计全年社融增长11.5%至19万亿,如果地方政府剩余的6.5万亿左右债务在今年全部置换完成,那么广义社会融资规模大致在25.5万亿规模,占比GDP的比重为32%,较2016年的31%小幅提高。
万亿)。1.46年末15万亿,不及1.16万亿,同比新增偏弱),而受制于预算约束财政投放亦偏弱1.15亿、6200居民企业部门存款增加偏弱(分别为)2明显,基础货币收缩。(月有统计以来最高,预计外汇占款下滑8年15亿美元,为7397成交),即期市场美元兑人民币4.2%月累计贬值12-10(0.9%人民币贬值月12)13、12月M1增速连续第四个月下滑,同比下滑1.3个百分点至21.4%,M2下滑0.1个百分点至11.3%;人民币贬值、外占下滑、基础货币损失,以及居民、企业部门存款增加偏弱,拖累货币数据表现,预计17年M1继续下滑,M2增长在11-11.5%之间。((
4、2017年财政政策可能没那么松,货币政策没那么紧,同时加大汇率波动,管理汇率预期
2016年实际执行赤字与狭义财政赤字均较2015年明显提高,预计2017年扩张速度放慢,空间缩小。同时,准财政扩张的空间可能下降,需要广义财政或者央行再贷款工具支持基建。预计2017年的信贷政策仍将相对宽松。在这种情况下,预计货币政策转为中性偏紧,但M2的增速也难比2016年底的11.3%收紧。
如果财政无法进一步放松、货币无法明显收紧,则汇率的压力比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币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我们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贬值力度将小于今年,预计明年贬值5%,明显小于今年7%的水平。年初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升值除了美元短期走弱外,体现了货币当局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试图在中美汇率博弈上升和人民币存在中期贬值压力的情况下,更加平稳地实现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目的,避免此前单边贬值带来的问题。应该说,年初人民币短期升值,是元旦前后货币当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汇率波动有可能成为今年外汇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对于物价和经济增长,2017年的货币条件还是偏紧,总体上不利于资产价格。我们预计2017年GDP名义增长8.5%,较今年的7.5%
明显提高,而M2增速回落至11.5%左右,M2与GDP名义增长差回落至3个百分点,较2015年(7.2个百分点)、2016年(4.2个百分点)进一步回落,货币条件相对于GDP增长进一步偏紧,总体上不利于资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