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腾讯的微信小程序于今日正式上线,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近期微信公开课中对微信小程序的定位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小程序具有4大主要特点:i)无需安装-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只需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即可直接使用小程序;ii)触手可及-在特定场景下,通过扫描二维码并启动对应的小程序,用户即可与场景产生互动;例如去一个餐馆用餐,用户不必下载这个餐馆的应用程序,只需扫描它的二维码并启动餐馆的微信小程序,就能点餐与买单;iii)用完即走-访问过小程序的服务后,用户即可退出小程序并当它不存在,是一种真正用完即走的状态;iv)无需卸除-由于小程序不必安装,自然也无需卸除。
极大程度便利多方参与者。我们认为微信小程序将为以下多方参与者带来便利性,1)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无需额外的开发投入,开发者便可适配各类平台(iOS、Android)、机型,并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降低调配的成本与风险;2)微信用户:腾挪出拮据的储存空间-用户不需下载低频的工具类APP(如墨迹天气、12306抢票APP等),即可借助小程序来使用工具类APP的功能;3)微信平台本身:提升微信变现潜能-通过开放小程序平台与线下扫码,微信平台得以导入线下流量,开拓新的流量转化途径,在获取增量用户数据的同时提升变现潜能;4)商家:借助针对性的场景互动,商家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提升用户粘性。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应用形式。“即用即走”及“所看即所得”是张小龙所描述的微信小程序的两大特点,他描述了未来微信小程序的应用载体是类似于谷歌眼镜的AR智能终端,例如当看到电灯这类的线下实物会自动弹出小程序进行交互控制,而目前通过二维码获取小程序实际上是一种过渡形态。微信小程序之所以称为小程序,相对于公众号应用有更多的用户输入信息和信息处理的交互功能,所以其更适用需要较多交互的线下场景,而对于线下场景的交互方式来说传统的输入方式会受到局限,我们相信未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时代的交互方式会拥有更多的渗透率。
重申“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微信支付及朋友圈广告业务将有望带来惊喜,带动盈利增长及估值提升空间。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我们以SOTP估值法,给予目标价243.50港元。
风险提示:i)手游业务增速放慢;ii)微信广告业务增长逊预期;iii)微信货币化步伐慢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