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投资过程中,基于股价表现的策略有两大类--趋势型和反转型。新年伊始,投资者在寻找投资标的之时,不免会首先参考前一年个股的涨跌幅,此时关注更多的是个股是否能够出现价格反转。我们从三个维度来看A股市场年度动量反转效应是否存在。
首先对申万一级行业进行测算,即以前一年申万行业的涨跌幅为自变量(X),以下一年申万行业的涨跌幅为因变量(Y),对于者进行线性拟合。如果存在明显的年度动量反转效应,则拟合的斜率应为负,且相关性应该为明显的负相关。
我们分别将2000年至2016年的16组数据进行作图,并在图中进行了线性拟合。从统计结果来看,近四年,行业的年度动量反转效应确实存在,斜率明显为负,但解释因子(R2)并不高。但是如果向前追溯,我们发现2012年之前的相关系数和斜率的数值并不稳定。
我们进一步增加统计数据,我们先后对申万三级行业(227个细分行业)和全部A股的历史表现进行对比。我们在统计过程中剔除了两年中任意一年涨跌幅为0的数据。例如2000年与2001年只有986对数据,而到了2015年与2016年,有2807对数据。
从统计结果来看,申万三级行业与个股在相邻年份表现出的规律,与申万一级行业类似,即近四年以来,年度动量反转效应较强,但2012年之前的稳定性不高。
最后,我们将三个维度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斜率、相关系数及解释因子(R2,因为是一元线性方程,该值为相关系数的平方)。斜率和相关系数一致性较高,基本呈现相同符号,但不同维度的符号稍有不同。申万一级行业、申万三级行业、全部A股拟合参数在16组数据中,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有10次、9次、10次为负。因此,从统计数据上看,年度动量反转效应发生的概率较高,尤其是近四年。
但是,我们发现解释因子(R2)的值较低,尤其是个股拟合参数中,全部小于0.1。这说明,用前一年度的涨跌幅难以解释下一年度市场表现。换句话说,前一年超跌与否,对下一年的影响力十分微弱。对比来看,申万一级行业的动量反转解释力度稍强。
因此,虽然近年来年度动量反转效应较为明显,但就整体市场而言,尤其是2012年之前,市场表现难以完全从反转的角度解释。在一年维度上,仅仅因为前期行业或个股跌幅较大,就认为抄底机会来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