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陟罚臧否、严进严出:2016年12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调整系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通知》(财建【2016】958号),明确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国务院批准,1)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2)落实推广应用主体责任;3)建立惩罚机制,新政将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其它相关规定继续按《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执行。我们认为,此一政策的出台,其背景是2015年底的骗补风波,及产业化进步与政策导引重点的改变;在战略新兴产业的起步发展期,政府及时有力的纠偏堵漏,确保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不仅应当而且必须,新政对整个产业来讲都是一场及时雨。
补贴调整符合预期,客车承压,乘用车、物流车微调:此次补贴正式稿,与11月的网传版本大体相同,调整的力度方向符合市场预期。整体看,与原版政策相比,客车补贴缩减较多、乘用车不变、物流车微调,其中客车的补贴幅度下降20%~40%,且补贴方式由车长&续驶里程调整为度电补贴(1800元/度),物流车采取分段超额累退方式给予补贴(三段式,0~30~50,1500/1200/1000元/度);另外还规定地补不得超过国补50%。
以提高技术水平为导向,三元、轻量化受益:此次补贴调整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对所有车型明确了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下限,其中纯电动客车/乘用车/物流车分别不低于85/90/90Wh/kg,且对纯电客车能量密度超过115wh/kg的给予1.2倍补贴奖励,对纯电乘用车超过120wh/kg的给予1.1倍奖励。我们认为,这标志着政策的施引重点,已从产业导入早期的重“量”,向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质”阶段切换,电池能量密度作为产业技术水平的代名词,将成为企业发力的主赛道,而以三元、硅碳为代表的材料升级及以软包为代表的轻量化将持续受益。
政策不确定性消除,板块迎预期修复:四部委通知的落地,标志着延宕一年之久的骗补风波正式收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不确定性消除尽然。在政策阴云消散之后,产业将驶入新一轮的快速成长期,随着中央、地方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地,补贴给付资金的到位,以及更具吸引力车型的推出,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销升温、预期回暖的趋势性上行行情,建议关注乘用车、物流车双线布局,动力软包锂电池行业先行者鹏辉能源;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大客户布局领先,三元转型稳健的国轩高科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