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单月投资增速持平前值8.8%,累计仍为8.3%,其中监管趋严下房地产投资、新开工均有较明显回落(投资5.7%,前值13.5%);制造业投资回升明显(8.4%,前值2.8%),主要来自政策扶持的汽车、机械设备行业,此外高新技术也表现向好,传统行业投资延续弱势;基建投资小幅下滑(13.7%,前值15.3%),年末面临一定压力;民间投资低位放缓(4.9%,前值5.9%),反映深层次结构问题改善仍需时日。明年看,盈利改善下制造业投资或弱企稳回升,存货投资增加,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仍有一定支撑,地产投资小幅下滑。
2、消费录得年内新高(10.8%),主因汽车销售增速再次扩大,通讯器材类向好,石油类消费涨幅扩大。未来看,明年消费有一定下行压力,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以及房价高企制约消费,另一方面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到期,预计明年销量增速明显下滑,地产销售下滑对于下游相关链条消费的滞后影响也将逐渐显现。
3、供给端看,工业增加值小幅上升至6.2%,采矿业跌幅小幅扩大至-2.9%,制造业持平前值6.7%,而公用事业连续第三个月回升(9.9%)。制造业中政策受益的汽车表现亮眼(19.5%),高新技术行业保持稳健,轻工和装备制造业表现一般,通用专用受益于政策持续好转,传统领域黑色系仍旧较差。具体看,高新技术产业表现仍有支撑,医药更为明显;政策受益的汽车表现亮眼,但装备制造业整体表现一般;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稳中向上,而轻工链条表现一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加速下滑,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涨幅继续收窄。
4、财政角度看,2016年狭义、广义财政赤字均较15年明显提高,预计2017年扩张速度放慢,预算赤字目标3%左右。如果靠专项金融债支持基建,预计2017年发行规模2万亿元。考虑到2016年4季度发行的部分专项金融债转到明年,广义财政扩张。2017年,可能发行特别国债,全部或部分取代专项金融债,支持相关项目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