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继续呈现分化情况。
从中报与三季报情况来看,上市机械设备公司营收总体出现企稳甚至回升,而归母净利润则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分化。营收方面,机械设备整体下滑2016年3季度比中期收窄2.27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增速下滑收窄或持续上升。归母净利润方面,各个子行业出现明显分化。通用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增速转正,金属制品行业下滑减缓,而专用设备、运输设备下滑则出现一定程度加速。专用设备归母净利润下滑加速,主要因为重型机械与冶金矿采设备利润下滑。但与此同时,在整体杠杆率保持平稳的情况下,行业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与多个子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出现持续上升。这些反映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
通航产业仍待开发,未来两年可能加速破冰。
通航的巨大产业空间仍待开发。中国通航产业相比美国差距巨大,相比目前基数而言,存在着数百倍甚至更多的增长空间,而真正能够带动的产业经济规模,也将远不止1万亿元。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通航产业发展受到的最大制约因素仍然是政策,特别是空域管理体系,随着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引发,我们乐观预计通航体制改革有望在未来两年实质性显著推进。我们推荐关注从基础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到空管与机场配套设备、到运营培训维保等全产业链。其中,重点推荐关注增速较快的无人机产业,以及国产化进展较快、改革动作明显的航空发动机产业。
轨道交通:寻找战略空间下的确定成长。
我们认为,近几年轨道交通行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可以看到巨大空间下的确定性成长。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将有望超过3.5万亿,城轨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城轨建设投资有望实现翻倍增长。整个轨交行业将比较充分的受益于行业增长。我们按照市场空间粗略估算,设备、四电集成等各方面均能享有数千亿市场空间。目前,我国轨道交通领域不少核心领域国产化进程加快,国内企业可以更为积极的分享未来几年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增长。同时,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各地纷纷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PPP 模式,也将给轨道交通建设带来巨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