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观察】周二(11月29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异常紧张引发债券市场巨幅调整,利率债抛盘显著增多,国债、金融债各期限收益率全线大幅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成交收益率一度大幅上行近10BP并逼近3.0%。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价格T1703创逾一年最大单日跌幅,1年期利率互换创2015年4月以来新高。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是造成四季度债市出现明显调整的主因,也是造成29日债市出现巨震的直接因素;不过间接因素则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短期企稳预期增强,加上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防范资产泡沫等风险(房地产市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放松预期也显著降温。另据估算,10月份商业银行的超储率已降至1.8%下方,处于近年来的极低水平;央行货币操作实质“稳健”,银行间市场资金“水源”稍显不足。另一方面,外汇占款持续流出,尤其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显著升温、美元指数明显上涨、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后,资金流出的压力剧增,进一步制约央行放松货币的空间。央行主动放松意愿本有限,叠加海外的被动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不确定性较高,10月中旬以来也持续处于紧平衡格局。如此背景,近期由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净回笼,加上临近月末的季节因素和一些不利消息的冲击,导致周二资金面出现罕见紧张,银行间债市的恐慌情绪也蔓延。不过,现阶段国内货币政策预期仍较平稳,也未出现明显的收紧迹象,在未看到央行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抑或重启央票发行等操作前,债市出现持续调整的风险仍较小。
短期来看,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值得关注,预计30日净投放的可能性较大,有望释放积极的维稳信号;而跨过月末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也大概率会稍缓,现券收益率在经历巨幅调整后,或存在短波段交易机会,但配置价值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