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焦点:警惕货币条件偏紧带来的风险
从流动性供给角度看,贬值压力下基础货币损失,信用扩张疲弱,整体货币条件偏紧,预计M2维持在12%以下,难以达到13%的增长目标。(1)四季度以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倍增(10月以来人民币累计贬值3.7%),与此同时央行外汇占款降幅明显扩大,基础货币损失;(2)信用扩张方面,企业自身信贷需求疲弱、地产调控下按揭贷款回落、专项金融债暂停等因素致信用扩张不足。
与此同时,通胀回升,名义利率的提高使得货币条件相对经济增长逐渐偏紧,不利于经济企稳回升。由于经济的弱企稳、PPI同比明显改善,四季度名义GDP增速明显回升到8.7%,而按揭下降、外占下降,M2同比增长将下降;两者之差,从一季度的6.2下降到四季度的3.3(预测,三季度已经下降到3.7),相对于增长,货币供应过紧。
从微观上看,近期同业存单利率有所上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金偏紧的现实(各期限资金较8月提高了40bp左右)。此外,尽管央行11月以来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货币市场利率仍在上行。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11月以来上升了107个基点。
从政策取向看,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及,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物价短期有上行压力但总体相对稳定,同时货币政策还面临国际间资产价格的强对比(国内房地产)和来自汇率的硬约束。短期看,债券市场的高杠杆问题存在较大风险,不少中小银行投资债券市场的杠杆率偏高,预计央行货币政策难以放松。